總主任的話

牧養你的宣教士

宣教士在前線作戰,後面有兩股最大的支援力量,一股是支持他們的一系列教會,最主力的是他們所屬的母會,另一股就是他們的差會隊工。

教會與差會不同的牧養角色

有不少支持教會只是按時寄出支票,其他甚麼都不聞不問。宣教士有否寄來代禱信、他們的工作進展如何、遇到甚麼困難、近期有沒有甚麼改變、他們的孩子好嗎、那裡的治安如何……這些日常生活及事奉的情況,支持教會若一點也不知不理,就更不用說會把宣教士的需要慎重地帶到主跟前代禱,也沒有人作橋樑或代言者把他們的近況在祈禱會或主日時向會眾報告,囑咐會眾恆切為宣教士的家庭及事奉守望禱告。

另一個極端是,一些支持教會對宣教士以老板式嚴厲監管,看自己為出錢的僱主,有權出聲有權管理。有些教會對宣教士要求繁瑣,甚至指揮宣教士改變工場、脫離團隊、更換差會,都直接由教會來主導。若宣教士不聽從就會面對經濟制裁。這些教會的擁有慾甚強,使宣教士處於差會管理與教會要求的夾縫中,無可適從。

實際上,大部分教會,包括大教會,都了解其角色的限制,牧者及長執們不可能直接管理督導宣教士,因領袖們都沒有跨國、跨文化的實況及經驗,去有效地給予宣教士支援及隊工的建立,何況教會本身因要發展,已夠多事情要商討及議決,不可能把支持宣教士的事情也肩負起來,日夜討論,且長執會的職責及開會時間已夠繁重,若再加上要商討宣教士及宣教工場的事情,恐怕會超越教會領袖所能應付的範圍。為此,大多數教會都明文規定,宣教士要加入一個差會,才會考慮接納及支持他們。

雖如上所提,教會對於宣教士的角色不在管理、督導、建立團隊、開荒發展策略、行政等事宜,但其角色顯然應在宣教士的支援及關顧上。支持的教會所以被稱為「母會」,乃因宣教士在該教會長大,接受牧養及生命造就,可能父母親戚等也在同一教會,教會是他們屬靈的母親,也有很多同輩在教會一起長大,有生命的結連,因此教會的愛心支援及關懷更顯得親切有效。

我在印尼工場宣教時,我的母會按時寄來每週的週刊,過年過節寄來食物及問候,要租地方植堂時也得他們合力支持,教會甚至關懷探望留在原居地的雙親, 甚至與他們飯聚…。這些都使我甜在心頭,深得鼓勵。

有一教會,差派了幾個單位的宣教士加入西差會,牧者知道他們適應工場文化及差會文化的過程實在不容易,要面對不少衝擊,因此,牧者每年抽出一定時間到工場探望,聽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了解他們的現況及需要,也讓宣教士知道教會常為他們祈禱。這位牧者的牧養,不止於宣教士在教會的時候,連他們上了宣教工場還繼續牧養關懷,這正是宣教士最需要的。

差會的牧養角色

差會的角色與教會的角色不一樣,若重疊便會令宣教士無所適從。例如宣教士在工場需要買一部車,差會已有規條給宣教士作指引,如︰
1. 出工場初期學語言期間不可考慮買車,宣教士要學習進入當地文化,學坐公共交通工具。
2.買車要先得工場主任批准,因工場主任知道宣教士在當地實際是否需要車子,或應購甚麼車子。
3. 差會若在工場上已有車子,宣教士自己是否還需要有私人的車子。
4. 若需要車子,是小型家庭用的車子,或是為事工用的較大型車子。
5. 若買車子,要買新的或是舊的。
6.車子能否家庭及工場事工並用,若並用,宣教士如何分擔車子的汽油、保險、維修等費用。
7. 車子的費用是籌募回來、車子是屬差會或屬宣教士、轉工場或離職時宣教士是否可以帶走車子或售賣。

差會的角色好像是在管理宣教士,其實是在保護及成全宣教士,使宣教士在工場上的工作有秩序有支援。行政管理也是牧養的一部分,而不是限制或轄管。

差會給宣教士最大的支援是團隊的牧養。工場主任原則上是工場上留駐較久的資深宣教士,他們已在工場身經百戰,適應了文化、環境、氣候,了解當地生活條件及水平、知道治安黑點及當地人的禁忌、學會了溝通的言語等。有一位這樣的導師從旁扶助,到底是宣教士的威脅攔阻抑或是支援祝福呢?其實這應該是初到工場的宣教士求之不得的一位導師。因此,工場管理的崗位不應設立在後防,交由一些沒有工場經驗的行政人員負責,乃須由工場的資深同工負責,也由他們作初出工場新丁的生命導師,肩負牧養的工作。

不過,差會的牧養不能止於行政牧養,很多成形的差會皆有專人肩負「同工關顧」部門(member care),這部門的專家可能是心理輔導專員、家庭輔導專員、經濟輔導專員,甚至是幫助宣教士營養飲食的醫生護士等,很實際地對宣教士的心理、心靈、家庭、身體等有全人全家的全面關顧。


主題文章

培育基督徒宣教生命的三原色

宣教,是神的使命(Mission of God)!從Christopher J. H. Wright的The Mission of God 一書可見,神是帶着使命的神,祂不間斷地與人類立約,要使萬國得福,共同敬拜祂。不過,祂不是要獨自去完成使命,而是讓祂的子民共同參與,並應許賜予實踐使命的門徒祂的同在和平安!(馬太福音廿八18-20)的確,要弟兄姊妹離鄉別井,突破安舒區,背上自己的十架到宣教工場服事,比起奉獻金錢要困難得多,那教會可如何培育弟兄姊妹的宣教心,甚至於他們願意回應神的呼召去踏上工場呢?本文嘗試從教育、實踐和同行三方面闡述。

教育

在教育方面,每週的崇拜講道當然是鼓勵弟兄姊妹關心宣教課題的很重要渠道,但更理想的是,由初信者加入教會的那一刻開始,教會就著意讓他們知道普世的福音需要。所以,編撰栽培課程的同工可將普世宣教的需要放在浸禮班和其他恆常課程內,讓信徒在不同的信仰階段也能注意到宣教的重要性。

此外,教會可考慮每年舉辦為期一至兩個星期的差傳或宣教週,期間亦舉行培靈會讓宣教士或資深宣教同工分享信息,席間鼓勵弟兄姊妹作出長期或短期宣教的奉獻。最後,教會亦可考慮不定期舉行差傳基礎主日學課程或專題式向異教徒傳福音的主日學,這些課程能給有興趣認識差傳的弟兄姊妹提供進一步裝備的機會。

實踐

當然,知識與實踐不能分割。一般弟兄姊妹很容易落入「知識強,行動弱」的光景。所以,弟兄姊妹一定要有實踐的機會,簡單如差傳主日學,課程中可加入組織學員們一同參與街頭或老人院佈道、到社區認識民間或其他宗教,甚至參加兩日一夜的短宣等內容,讓弟兄姊妹能夠實踐在課堂上所學到的東西。

每年的差傳週和差傳培靈會都是讓弟兄姊妹參與的好機會,這些聚會的事奉人員如接待、書攤、差傳話劇表演、會前祈禱等,都需要一定數目的弟兄姊妹協助,這些事奉也是讓弟兄姊妹了解自己負擔及嘗試的平台。在團契方面,教會可考慮設立「宣教使者」的事奉崗位,可讓團契內有負擔的弟兄姊妹在這崗位的服事中認識差傳更多,同時讓他們在團契中推動差傳,鼓勵更多人一同參與,並為宣教士及工場祈禱。若教會已有宣教士在工場服事,就可成立「差關小組」,讓關心宣教工場或認識該宣教士的弟兄姊妹定期相聚,為宣教士祈禱。當然,能直接關心別人福音需要的服事,如本地佈道或海外短宣,更有助於建立弟兄姊妹愛人靈魂的心志。

同行

信徒從領受宣教感動而獻身,到真正出發前往工場,往往可能需時長達十年。在這段時期,教會怎樣與他們同行,至為重要。他們回應宣教感動後,很多時候會感到孤單,因他們所屬的團契弟兄姊妹未必明白他們獻身的意義,或沒有相關的感動,又或不懂怎樣與獻身者同行。教牧同工個別牧養這些有心志的獻身者,就顯得十分重要。弟兄姊妹雖然領受了宣教感動,但生命仍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面對,例如要面對自己生命需要成長的地方,甚至在回應感動後可能會受到家人的反對。這些情況都需要教牧在旁予以鼓勵、引導。教牧同工為此而成立「獻身小組」,能給予這些獻身者很大幫助。小組成員可成為彼此的同路人,互相代禱和支持。在小組中,教牧同工或對宣教有豐富認識的信徒領袖,可以教導獻身者需要認識的課題,以及作深入的小組牧養。這些小組也可開放給其他在差傳週或培靈會後想進深尋求和辨識差傳負擔的弟兄姊妹。即使他們最後不是進入宣教工場服事,也能成為教會後方支持宣教的中堅分子。

結語

培育基督徒的宣教生命是教會不可推搪的工作。不過,在教會眾多內在需要之下,關心宣教或培育信徒宣教生命的工作,很多時好像顯得不那麼迫切,而容易被忽略。然而,神的心意是清晰可見的,神要讓萬國萬民作祂的子民!在神眼中,差傳是重要而迫切的。願意我們配合聖靈的引導,讓差傳成為教會的核心工作,一同參與基督的使命!


主題文章

順步踏上宣教路

主耶穌升天前囑咐門徒,要把福音傳遍地極,這便是我們熟悉的大使命。要把福音傳開,再把接受福音的人訓練成為門徒,這本身己是一套相當耗時,且要投入大量資源的工作。

很多時,單單傳福音做門訓,己經令堂會吃不消,更不要說把整套工程移植到不同文化的地方,向講不同語言的人再做一遍。宣教不單是要跨越不同文化去傳福音,更要為這工程投入大量堂會本身都很需要的人力物力。故此,要奉獻得樂意甘心,一定不可以由上而下推動,一定要讓弟兄姊妹自己在不同工場上經驗何謂宣教,特別是教會領袖,更加需要第一身的參與,否則宣教永遠只能停留在文化體驗、頭腦認知的層面,落不了地。

當然,這樣大的系統工程,斷不可能一蹴即就,堂會可考慮分階段完成。

教會回應大使命的不同階段
(一)第一階段:探索期 → 認識何為跨文化、何為差傳

˙透過教育,讓弟兄姊妹明白差傳是普世教會不可推諉的必然使命。
˙透過參與短宣體驗,讓部分弟兄姊妹有第一身的跨文化傳福音體驗,並讓他們與教會不同群體分享,不斷深化經驗。
˙透過對不同短宣工場作出奉獻,讓弟兄姊妹養成對外奉獻的習慣。

(二)第二階段:摸索期 → 確立差傳負擔

˙透過對不同地區、民族的短宣體驗,探索日後教會的認領群體。
˙確立並認領群體(可多於一個)後,組織定期的短宣隊,對目標群體和當地同工作有系統的培訓。
˙差派短期宣教士往認領群體進行一個月以上、不長於兩年的短宣實習。
˙成為支持教會,與其他堂會聯合差派宣教士,累積差派宣教士的各樣經驗,讓堂會在認清要付的各樣代價後,再決定堂會是否明確要踏上宣教路,成為宣教的教會。

(三)第三階段:差派期→與差會合作差派本堂的宣教士

˙與儲備宣教士一起探索不同差會的特色和異象,為宣教士尋找合適的差會。
˙與差會一起培養本堂的宣教士。
˙為宣教士留港的家人組織支持網絡,希望他們可以更多融入堂會生活,讓他們對宣教士日後的工作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同時也讓堂會更明白宣教士家人的需要,日後制訂預算時有更多實際的考慮。
˙動員全教會,整合資源,投入差傳事工。
˙透過差派宣教士,把會眾傳福音的目光進一步擴展至海外。

一般而言,教會在經過3-5年的教育和體驗(第一階段),便可順利進入第二階段,但由第二階段的探索期進入第三階段,則沒有一定時間表可供參考,要視乎堂會認同認領群體的時間,以及會眾對認領群體福音需要的回應力度而定。一般以能達到下列各點作為達標的準則:
1) 定期自行組織短宣隊;
2) 自行完成對認領群體的基本培訓;
3) 自行差派短期宣教士。

完成第二階段,堂會便進入一段較長的等待期,等待神呼召合適的人選進入宣教行列。堂會在這期間可以透過禱告、教導、探索和栽培,等候神在群體中興起願意回應大使命的宣教士。同時,又積極教導會眾,為日後成為差派教會作好準備(這包括:人力、金錢、行政和支援網絡)。


主題文章

教會對宣教工場常見困難可作的支援

在宣教工場上,我們往往很珍惜外來的支援,無論是人力、物力或經濟上的支持。特別是一些後方教會有計劃性的支援工作,往往對宣教工場的發展有著相當大的幫助,也可以讓彼此成為宣教上更良好的合作夥伴。

身處21世紀的今天,差傳意念及宣教方式已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起了很大變化。華人教會也開始在摸索及尋求更適當的策略,以便更有效運用資源去達成大使命的差傳目標。

筆者在宣教工場服事30年,大部分時間在中南美洲及中東地區進行宣教事工。每逢在事工上出現挫折,或剛發展一些新開荒的工作時,我們特別期待著後方教會給予我們強大的支援,使前方事工有著良好的進程。

就筆者在宣教工場的經驗及宣教工場一般的缺乏與困難來看, 教會可如何在後方對一些常見的困難情況提供相應的支援,在此作出數點分享:

1. 兵員不足

特別在一些剛開荒的宣教地區,當一批批的迷羊信主後,接著而來的真理教導及小組團契,都急需一些成長的弟兄姊妹來擔任組長。這是後方教會可以差派短宣隊或一些短期宣教人員去支援的最佳契機。

2. 資源不足

有時縱然在人力上可以勉強應付,卻發現在培訓及教導聖經真理課程時,往往因教材的不足而阻礙了信徒在真理知識上的長進。後方教會可以在得悉情況後,蒐集合適的各類教導材料,盡快送往有需要的宣教工場。

3. 流動性強

由於環境的特殊,宣教工場雖然竭盡全力揀選及培訓新人來承擔事工上的各種崗位,但往往在受訓者正可以開始承擔一些事工時,便因環境的改變而被逼離開工場回國,使很多事奉崗位一時間出現真空狀態。這時,正是最需要後方教會派遣一些有經驗的臨時宣教人員去協助的時候。

4. 生存空間

很多宣教地區因經濟能力不足或尚在發展初期,或因宗教政策及政治原因,聚會點往往變動甚至不能正常存留。如果是經濟的原因,後方教會可以盡力幫助籌款租下或買下長久的聚會地點;如果是政府條例及政策問題,往往需要協助他們化整為零地將事工分散或使用職場宣教來承擔宣教的延續。

5. 交棒的承接力

在宣教工場的宣教士往往因年齡限製或調往其他地區而需要離任,此時宣教工場面對負責同工真空的景況,後方的教會是否能及時差派合適的後起之秀、有心志的宣教新一代來承接事工(當然需要通過與差會的緊密合作),就非常重要。

筆者最近在香港觀摩了一個與宣教有關的模擬活動,是由數間教會加上機構合辦,其思路和方式很具啟發性,名為「作一天的宣教士」。活動啟發參加的弟兄姊妹理解到很多在宣教上遇見的難處,也實際顯示出宣教工場上所面對的關懷、培訓、講道、神學教導、音樂敬拜等的需要。

若後方的教會可以更多鼓勵弟兄姊妹參與宣教研討活動或類似的培訓活動,便能夠在推動宣教上有更好的人力資源,並能夠對支援的宣教工場作出更切合實際需要的定期支援及緊急支援。


主題文章

對動員新一代作跨文化宣教的反思

在新移民的家庭中,我們不難看出新一代對文化的適應肯定比上一代強。同樣,年青宣教士也普遍比年長宣教士較容易投入跨文化的環境當中。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新一代的信徒很容易受潮流文化的影響,或者說他們非常敏銳潮流文化的改變,這也是眾所皆知的事實。因為不論在學校、職場或每日接觸的媒體 (電視或社交網絡)當中,他們都不斷接受時代文化的感染。特別是青年人或信二代(基督徒家庭的下一代),他們普遍傾向追求接觸新事物和潮流思想。不然,他們便會感到失落或遭同輩社群排斥。故此,教會青年或信二代的流失問題,其實也可反映出教會和社會之間的文化差異和衝突問題。

斷層是全球教會所面對的危機

斷層的問題在西方教會已經帶來極嚴重的後果。因後繼無人,教會建築物被迫關門,或轉讓予其他族裔的教會,或作其他用途。對研究教會歷史的學者來說,這現象是代表千多年國家教會(Christendom)的宗教文化正在逝去。這宗教文化所塑造出來的教會架構和模式若不改革,將會在不久將來被完全淘汰。感謝神,祂興起了不少新一代的信徒,在這大時代中,正積極尋求真正「教會群體」的復興,並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建立有生命影響力的使命主導教會(missional church)。

西方教會文化中另一個極嚴重的潛伏問題就是把信仰二元化。普遍信徒把他們與上帝的關係看為止於在教堂和週日裡面,以至他們把禮拜日的宗教活動和週間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分割。他們因而不單失去在世上作光和鹽的影響力,更給下一代留下錯誤和極負面的榜樣。很多年青人離開教會的原因也是出於基督徒父母「假冒為善」的表現。他們很討厭教會的「偽善」,高舉「愛」卻又為未能實踐饒恕及復和找藉口。在教會裡講很多屬靈的話語和口號,但在家裡或日常生活中卻完全不是一樣。

青少年對教會的文化不感興趣

在國家教會(Christendom)傳統的文化影響下,很多教會的組織架構和崇拜模式已根深蒂固。但對於很多年青人來說,這些教會文化彷彿是歷史文物,跟他們今天的生活模式和環境完全脫節。若非為了滿足基督徒父母的要求,他們對禮拜日的教會活動不單完全不感興趣,更慢慢變成反感。故此當他們一旦出外讀書或獨立生活之後,便很快停止參予教會一切活動。

重新檢討建立使命主導的文化

文化像地心引力一樣,你不一定留意它的存在,它卻深深影響你的生活型態。教會的文化也是如此,若不小心留意它的存在,我們都被它影響和塑造。主耶穌進入人類歷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世人打開救恩的途徑。與此同時,祂也帶來一個宗教革命,就是扭轉當時神子民偏差了的宗教文化,在跟隨祂的門徒中建立了一個新的信仰群體,並且給予這群體一個清晰的存在目標,就是叫萬民作祂的門徒。從那天起,教會朝著這大使命竭力前進,在幾百年間,帶來當時一個翻天覆地的文化改革。然而,當教會在羅馬皇帝信主後,便從一個強調門徒訓練的屬靈更新群體,變成一個強調節目架構的國家宗教組織。結果,教會回到主耶穌當年強烈斥責的那種只有外表祭祀活動的宗教,而非強調內在更新的信仰。「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九12)

強調教會增長而不是建立門徒

今天很多教會只強調增長的節目和方法,而非建立門徒,教會便很快後繼無人。沒有強調建立門徒,宣教運動也不可能延續,教會於是也會不斷萎縮。教會不單只要強化外展青少年的策略,更要願意花時間去認真聆聽和幫助年青人成長。今天教會並非不知道建立門徒的重要,卻因有太多日常的節目和活動,而取代了主耶穌所吩咐唯一優先的大使命。

教會缺乏投資人力資源在門徒訓練的工作上,這造成教會青黃不接的斷層危機。教會在這方面的失守,造成神的國度普遍缺乏領袖接班人、神學院缺乏學生、宣教工場缺乏工人這骨牌效應。故此,歸根究底乃是要回到教會的根源問題,就是忽略了最關鍵的大使命:叫萬民作主耶穌的門徒。主耶穌留下了門徒訓練的榜樣:並非課堂式,而是師徒式的方法。師徒式的門訓方法強調身教和關係。為師者自己先成為一個忠誠的門徒榜樣,就是成為百般恩賜和資源的好管家,然後跟栽培的對象建立坦誠分享,絕非從上控制的師徒關係。這種門訓方式絕非「功利、效率和量數」主導的,目標非常清晰:幫助別人成為一個尊耶穌為主,並能以全人的生命去影響別人生命的人。

新一代容易接納多族裔的教會

信二代支持接納多元族裔,認為教會不能單服侍華人羣體,也要關注其他種族的羣體。這現象導至信二代傾向參加或自己創立多族裔的團契和教會。類似的情況,筆者發現在美國加州已很早出現在信二代當中。這其實也是一件美事,因為信二代真正履行大使命中強調「萬民」成為主耶穌門徒的吩咐。華人教會實在必須突破「唯我獨尊」的民族情懷,去關顧神已帶到我們中間的非華裔朋友、同事和鄰居。教會也應同時鼓勵在肢體關係上,加增對跨文化的敏銳和相融性。這不單可幫助華人教會真正邁向「使命主導教會」的目標,也可改善兩代文化之間的距離。讓信二代願意承接教會在本地或遠方的整全福音使命,因而讓更多不同種族的朋友可以經歷主耶穌改變生命的福音大能。

華人宣教士平均年齡漸趨老化

按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的統計,香港宣教士平均年齡是45.8歲,筆者所事奉的差會的宣教士平均年齡甚至達47歲。這數字明顯顯示很少年青的華人信徒投身宣教。從另一個研究(US Center for World Missions)的結果顯示,縱然有青年人奉獻自己作宣教,他們都會面對來自家庭(不願兒女作窮傳道)或甚至教會牧師(把好的人才留下)的種種攔阻。最終能成功進入工場的奉獻者大概是千分之一的比例。而且這過程需要經歷最少七年的時間來完成。這樣下去,全球的福音工作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動員新一代去投身宣教的需要

若要動員新一代去投身宣教,教會、神學院和差會需要共同努力,為新一代提供三方面的需要:

(一)父母長輩的支持

一般華人父母(很多基督徒也不例外),對子女的成功標準就是名成利就、安居樂業。故此,當兒女們的價值觀跟他們不一樣,把事奉主放在生命的優先,這便引來關係上極大的衝突。父母把子女對上帝召命的委身,看成「走火入魔」的信仰態度而竭力攔阻。結果便影響了信二代對宣教的積極投身。有些信二代因看見父母跟教會裡的父輩們,在信仰的價值觀上裡外不一而最終離開教會。信二代能夠最終踏上宣教路,實在有賴父輩們的支持。華人教會必須先有屬靈的復興和價值觀的重整,才能產生更多宣教的下一代,去同心履行主耶穌的大使命。

(二)教會領袖的支援

當年青人流失的情况越嚴重,教會便會更加擔心人才外流,而導至對差派長期宣教士有很多保留。這種自保心態很容易會構成一種惡性循環:教會越因恐懼自保便會變得越往內看,越往內看便會變得越轄制,而越轄制的教會只會引來年青人更反感,他們又因看見教會中沒有真正履行大使命的異象,最終便離開。相反,教會若專心履行主耶穌的大使命,並有勇氣接受改變,不單只會在社會中產生影響力,更會鼓勵更多新力軍加入宣教的團隊。正如當日耶穌警告門徒說:「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裏,兩樣就都保全了」(太九17)。在廿一世紀的今天,教會需要檢討如何能更有效發揮神給整個教會的恩賜和資源,把整全的福音傳給整個世界。

(三)生命導師的陪行

按照一些專門研究教會下一代流失問題的同工指出,年青一代對教會的期望是:
1. 教會長輩關注聆聽他們心聲
2. 教會把扶貧的工作看為優先
3. 有屬靈導師的同行和作榜樣
4. 生命被引導而非只聽講道理
5. 教會珍惜他們的事奉和供獻
6. 教會坦誠討論有爭議的課題
7. 教會正視社區對教會的看法
8. 教會了解並接納他們的不同

故此,若教會、神學院或差會能有一些較成熟的基督徒,來引導那些有心投身作跨文化宣教的年青人,陪伴他們一同走過蒙召、等候、裝備和進入工場的過程,並且不斷為他們禱告,肯定會減低教會人才流失,並為神的國度增加更多新一代的宣教大軍。


主題文章

門徒訓練與跨文化差傳之間的落差

調研顯示的落差

世界華福中心於二○一六年聘用新加坡亞旭市場研究顧問公司進行「2016全球華人教會門訓與差傳調研」計劃;並分別於同年十一月和今年二月在香港與台灣兩地舉行有關調研報告的發布與分享會。(調研分析見《今日華人教會》第317期,2017年2月號,http://www.cccowe.org/content_pub.php?id=cct201702-4。)

此調研報告中有一個有趣卻同時發人深省的觀察:大部分華人教會似乎都強調看重門徒訓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實際落實跨文化差傳上有極大的落差,特別在異地異文化的差傳參與。

根據主耶穌的教導,門徒訓練與普世差傳從來沒有分割;門徒訓練遠超只是促進教會增長的一種方法,當耶穌說「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祂乃指出大使命的基礎性和方向性。門徒訓練是為了履行大使命,大使命是為了使萬民作主的門徒。

此次調研報告指出普遍華人教會在跨文化差傳的參與上非常低,就算一般差傳的參與也是差強人意。雖然報告沒有、也無法提供這些現象的說明,根據個人多年在各地華人教會主領差傳聚會,與教牧領袖坦誠溝通;從中發現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教會領袖與信徒都把差傳看為一種事工、活動、節目,並且是少部分熱心信徒所參與的事奉。

信仰、生活、使命的結合

其實,信仰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使命。信靠耶穌就是為耶穌而活,並且是帶著使命為耶穌而活,刻意走進人群,透過關係的建立,從裡到外活出基督,好叫人聽見、看見、感受,並認識耶穌基督。為此,差傳是一種生活方式。

跨文化差傳所強調的是如何有效的落實基督的大使命,要跨越的包括了族裔、語言、國籍、地理、領域、社會階層和教育程度等。大使命乃是挑戰教會為了上帝的國度和榮耀,刻意走向這些未得之民,在他們中間活出基督的生命,最終引領他們作主的門徒。

差傳在本質上就是跨文化;這是效法耶穌道成肉身的榜樣。因愛的緣故而作出跨越,就是放下、犧牲、付代價、謙卑、受苦和接納。華人教會在跨文化差傳參與上偏低經常是因觀念上的偏見,一方面認為代價過高,卻沒有好的果效;另一方面認為這是太難落實的要求。

散居海外的華人其實都已經是跨文化的「能手」;離開本國、本鄉、本族,開始接觸新的環境,適應新的人群,融入新的文化,學習新的語言,通常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生存下來。如此令人驚訝的跨文化能力,其背後有一個關鍵的動力:為下一代打拚,得著更好的物質條件,營造優質的生活環境。

同樣,華人基督徒若以相等的動力,但乃為上帝的國度、榮耀和使命,也可以走進不同的文化群體,以道成肉身的心志,為基督贏得萬民,作主的門徒。

履行普世差傳使命是注重「全人」的福音,透過跨文化差傳,藉著不同的管道,進入不同的領域,叫人體驗上帝的愛。在生活上,從個人到婚姻、家庭、校園、社會,實際明白和活現以基督為中心的信仰價值觀。

跨文化差傳必須回到信仰生活的基礎,門徒訓練是達成這屬靈目的的最根本管道。既然信仰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使命,門徒訓練的著重點就不是完成某個課程,乃是幫助信徒落實跟隨耶穌的生活方式,結合信仰、生活、使命為一個整體,並延伸這信仰生活方式,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結語

目前華人教會在跨文化差傳的認知和參與上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幸慰的是大部分教會領袖都已經意識到這屬靈的光景,也謙卑承認這方面的不足和虧欠,並開始尋求幫助。上帝也在各地興起不同的教會和機構,在門徒訓練和跨文化差傳上提供具體並實踐性的模式。

祈願「華人教會、天下一心,廣傳福音、直到主臨」!


胸懷普世—走遍人居之地

華傳事工見證:一間教會的誕生

我在差傳委員會(註:美國四間教會組成的差傳委員會,潘牧師為差傳主任)服侍了18年,不論是支持神學生或宣教士、推行差傳教育、舉辦短宣以開拓本地或海外宣教工場等,都有說不盡的感恩話。從眾多的恩典中,神讓我有機會見證一間教會的成立,實在感恩。

現在把巴西里約華傳基督教會成立的過程簡述如下:
1. 2003年1月:本會差派8人短宣隊,連同巴西聖約瑟華傳福音教會30多人,一同到露華伊瓜蘇(Nova Iguaçu)開荒佈道。這之前,沒有一個基督徒住在這小鎮中。在這次短宣中,共有23人決志信主。上圖是其中一對姊妹。
2. 2003年月:租用一個單位作聚會用,聚會地方名為「里約華傳福音中心」。
3. 2003年6月:聘請陳偉泉作教會幹事(註:他與太太乃聖約瑟華傳福音教會參與開荒佈道的其中2人)。
4. 2004年1月:租用單位不敷應用,且地點不理想,因而另覓地方聚會。約見露華伊瓜蘇浸信會的牧師,提出借用場地作聚會用。
5. 2004年3月:開始在露華伊瓜蘇浸信會聚會。
6. 2007年1月:陳偉泉被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接納為本地傳教士。
7. 2008年6月:陳偉泉夫婦同時修畢紐約信心聖經神學院神學函授課程。
8. 2011年4月:浸信會的地方不敷應用,不能再續借給我們,於是自購堂址,教會名為「里約華傳基督教會」。
9. 2014年5月:按立陳偉泉為牧師。
10. 2015年5月:里約華傳基督教會前往里約對岸城市荔特來(Niteroi)開荒佈道。開始借用當地公理會副堂作主日祟拜之用。

經過12年的時間,由零開始,直到獨立,有自己的會址,自己的牧師,繼而外展到另地植堂,真是一條不易走的路。回頭看看,心中只有感恩,神的名是配受稱頌的,因祂是信實的,衪的慈愛是不離不棄的。同時我們也經歷了聖經中提及的喜樂,這包括:

1. 回應使命的喜樂

路十17「那七十個人歡歡喜喜的回來,說:「主啊!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們。」

徒十三48-49「外邦人聽見這話,就歡喜了,讚美神的道;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於是主的道傳遍了那一帶地方。」

當我們最初領受使命要往巴西傳福音的時候,看見有信主的同胞,他們很歡喜,當然我們也很高興。假若我們沒有回應神的使命,這喜樂就會失落了。

2. 領人歸主的喜樂

路十五6-7「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詩一二六5-6「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

3. 與主同在的喜樂

太廿八20「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賽四十一10「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

詩十六8-9「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

4. 信徒長進的喜樂

彼前一8「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約叁一4「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

5. 求而得著的喜樂

約十六24「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6. 得著盼望的喜樂

羅十五13「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7. 教會合一的喜樂

腓二2「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

8. 經歷困苦的喜樂

雅一2「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

巴西的經濟大上大落,弟兄姊妹生意不景時,就要面對不同的困難,結果過了一關又一關,神始終沒有離開他們。

9. 樂意奉獻的喜樂

代上廿九9「因這些人誠心樂意獻給耶和華,百姓就歡喜,大衛王也大大歡喜。」

林後八2「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

經常費、購堂、支持差會等等使費,都由信徒樂意捐獻。或許有經濟不景的日子,教會仍是一無所缺。

10. 接待同工的喜樂

腓二29「故此,你們要在主裡歡歡樂樂的接待他,而且要尊重這樣的人」

12年來,本會每年最少差出一隊短宣隊,還有其他友會的參與,但里約華傳基督教會都是歡歡樂樂的接待短宣隊,彼此同心配搭服侍,建立教會。

11. 全家歸主的喜樂

徒十六34「於是禁卒領他們上自己家裡去,給他們擺上飯。他和全家,因為信了神,都很喜樂。」

有不少家庭,都是全家信主的。非常感恩。

12. 薪火相傳的喜樂

約廿21「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

里約華傳基督教會不單繼續擴展本堂事工,還開始了宣教事工,回應主所頒佈的大使命。他們前往荔特來開荒佈道,建立了里約華傳荔特來堂(現由張玉嬋宣教士帶領),目前亦在打算與本會再次合作,到巴西南部Pana ra首府Curitiba開荒及建立教會。榮耀歸主!


i宣

信主了,然後呢

筆者很快就要轉換跑道,從多年來從事的培訓工作,轉移到以傳福音和牧養為主的工場。為了預備心轉入全新的事奉領域,筆者有許多省思,甚至在自己對話:

「我要做的工作是甚麼?」

「接觸未信者,帶他們信主。」

「然後呢?」

「栽培他們在靈裡成長,包括教導他們守主日、奉獻、靈修禱告、小組團契,還有幫助他們改變一些信主前的惡習。」

「然後呢?」

「時機成熟的時候,就為他們施洗。」

「然後呢?」

「幫助他們發掘恩賜,並按照他們的恩賜把他們安排在適合的崗位上參與教會事奉。」

「然後呢?」

「鼓勵他們傳福音給未信的朋友,並教導他們如何傳福音。」

「然後呢?」

「教導他們如何作初信的栽培,使他們也可以培育別人成長。」

「然後呢?」

「……就是使上述循環能不間斷地持續下去。」

無疑,這就是我們在教會所看見的固有模式。難怪在很多基督徒的觀念中,所謂「好基督徒」,就是熱衷於教會事務的人,而所謂「成功的教會」,就是那些聚會人數很多且不斷成長、組織管理很好、活動有聲有色、各領域事奉都表現很專業的教會。也難怪在很多非信徒眼中,基督教會就不過是一個宗教團體罷了。但我不禁想再問:「難道就是這樣而已嗎?這就是聖經所謂的『作主門徒』嗎?」

建立健全的宣教觀

從全本聖經來看,宣教就是神子民的群體 — 教會 —存在地上的一個主要目的和使命。可是到底甚麼是宣教?筆者自兩年前開始在各教會教導「宣教的聖經神學」,在該課程為宣教作了以下定義:「宣教是一群蒙上帝所揀選的人,在一個不認識創造主,也不按照祂旨意運行的世界中,遵照上帝所啟示的真理去生活,盡上人之為人的職責,活出人之為人的美德,並為上帝作見證,吸引世人來認識、跟隨、敬拜祂。」

就以上定義,現有常見的教會循環模式顯然並不足夠。門徒培育的至終目的,應當是為了不信的世界,而不是教會內部。意即,教會不能只專注於培育教會事工所需要的人才,而應當培育每一位基督徒在社會不同領域產生影響力。因此,教會的講台信息以及栽培系統,也應當更多強調基督徒對社會的責任與使命。這不意味著對信徒的靈命和教會內事奉的培訓不重要,但培育成長本身並不是目標,真正的目標是使他們可以完成神對整體教會的目標 — 在這個不信的世界中,按照神的旨意行事並服事,成為世界的祝福。

塑造神子民的生命志向

要做到這一點,教會必須長期塑造基督徒的世界觀,而這無疑是教會栽培系統中最被忽略的一環。筆者曾經在〈為甚麼基督徒非宣教不可?〉一文(參《華傳》第43期)中指出,世界觀,以及因著這世界觀而產生的生活志向,才是基督徒與非基督徒之間最根本的差別。基督徒之所以是基督徒,不是因為我們在原有的生活中加上了基督教項目,而是我們的人生轉移了方向 — 從此為了完成上帝的旨意和目標而活。神的子民不是一群忙於宗教事務的人,而是一群流露上帝的形象、活出神子民特質的人。

因此,教會不能讓信徒滿足於有固定的聚會、靈修禱告、奉獻、發掘恩賜、參與教會事奉而已,更不應讓信徒以為所謂「宣教」只是他們在忙於自己生活之餘可抽空參與的一項事工而已。「宣教」必須與基督徒生活的每一個層面關聯起來。在基督徒的世界觀裡,上帝的目標就是基督徒生活的目標,祂行事的原則就是我們行事的原則,祂的計劃就是我們的生命藍圖。教會教育事工的目標,就是要建立一群為了上帝和祂的計劃而活的人。儘管基督徒也需要應付生活、求學、工作、發展世上事業…,但我們的目標和行事原則卻與世人完全不同。因著目標的不同,就帶動整個做法的不同。基督徒一心一意所追求的,就是這個世界能夠因著他的所作所為而蒙福,且因此能夠認識上帝。

發展更多對外的服事

從上述定義看來,宣教本身不是事工。然而,為了更有效執行宣教使命,就必須有不同類型的事工被建立起來。按筆者對目前一般教會事工的評估,教會最需要做的改變就是發展更多向外的事工,加強教會對社會的服事。對某些人而言,社會關懷是與宣教分開的另一個事工;對筆者而言,社會關懷卻是健全宣教事工的一部分。上文已提到,宣教不只是傳福音,而是基督徒在不信的世界中按照上帝的旨意去流露和行事,既是如此,上帝的屬性就應該更多在社會中透過教會彰顯出來。

聽過有教會鼓勵信徒傳福音時問:「上帝有一天會審問我們:『你一生帶過多少人信主?』」坦白說,我從全本聖經看不到上帝會以這個問題來審問我們。不是傳福音不重要,而是一個人信不信主完全不在人的掌控之下,而是聖靈的工作。我們所要做的事是運用上帝給我們的智慧,忠心、努力地傳揚,並將結果交給上帝。我倒是從聖經看到上帝會審問我們另一個問題:「你有沒有用愛去服事你的鄰舍?」在「綿羊和山羊的比喻」(太廿五31-46)中耶穌提到,在祂降臨的時候,要審問世人有否在「弟兄中最小的一個」的基本需要上幫助他。這些需要,無關我們所追求的大成就,相反的,聽起來卻完全是平常的事:吃的、喝的、住的、穿的,以及心靈和精神上的需要。聖經也沒有提到,神子民做這些事是為了達到傳福音的目的,無法達到傳福音目的就不必做。上帝在乎的不是我們有多大的成就,而是我們付出多少愛!反觀當今的教會,又有多少事工與上帝所關注的這些事有關呢?我們真的預備好面對上帝的審問了嗎?

「綿羊與山羊的比喻」與其上下文的關係亦值得我們注意。這比喻是馬太福音廿四至廿五章一系列關於末世講論的結尾。一開始,耶穌提到祂再來前的預兆(廿四1-28),然後預言祂再來時的景況(廿四29-44)。接著,耶穌用四個比喻來教導門徒如何面對祂的再來。「忠心僕人的比喻」(廿四45-51)和「十個童女的比喻」(廿五1-13)重點在於提醒門徒要做好準備,因為耶穌會在人料不到的時候再來。至於我們應該如何做準備呢?耶穌藉著「按才幹分銀子的比喻」(廿五14-30)指出,我們應當善用神所給的資源,來做主人要我們做的工作。那麼,這些資源應該用在哪裡呢?主人要我們做的工作究竟是甚麼呢?「綿羊與山羊的比喻」就是答案 — 耶穌要我們把這些資源用於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健全的宣教必然包括社會關懷,因為關注有需要的人就是神子民群體的特質。因此,在社會關懷的事工上,我們不太需要計算自己做了多少,只須要求自己不斷地付出愛就可以了,有時候過於注重效益,反而阻擾了愛心的實踐。或許有些教會會擔心落入不法集團的圈套(有些窮人被不法集團利用),或擔心慈善工作帶來負面的效果(例如,導致受益人懶惰、依賴等),但總不能因此就忽略社會上一些真正有需要的人。為了避免這類問題,教會應該擬定更健全的事工策略,包括對欲服事的群體作深入的調查,了解他們的背景和真正的需要,並擬定較長期的計劃,以求真正解決他們的問題。

結語

筆者無意否定傳福音的重要性,只是想提醒:整全的福音不只是向人傳講耶穌和祂的救恩,也是像耶穌一樣去愛人、服事鄰舍。福音不只是要被聽見,也要被看見。希望教會能突破發展教會的固有觀念和模式,不再一味搞內部活動、追求人數的增長、蓋更大教堂,以致世界對教會是「宗教團體」的刻板印象得以改變,教會也能更貼近神設立教會的原意與原貌。筆者期待,未來看見更多教會領袖定期帶著他們的會友走進社區,以實際的行動去服事那些在各方面有需要的人。教會的錢財、人力、恩賜、時間和資源,能夠更多地投入造福這個不曉得上帝愛他們的世界,讓他們看見上帝在人間。正如法國樞機主教敘阿爾(EmmanuelCelestin Suhard)曾寫道,所謂「做上帝的見證」就是「成為無人能參透的謎」,意即「使人看見,這世上若非真有一位上帝,人不可能活出這樣的生命」。


編者的話

各位宣教同道、弟兄姊妹、讀者們平安!

對基督徒來說,信仰理應與生命不可分割。這生命是一個被呼召的生命,就是被呼召去跟隨主耶穌基督並活出祂的生命。編委會編定今期的主題時,採用的字眼很有意思,它說的不僅是:教會如何培育基督徒參與宣教事奉,或甚至成為宣教士,這些無疑都包括在内,卻更加是:教會如何培育基督徒的「宣教生命」。何謂「宣教生命」,我想,只需看看主耶穌的生命便可知道,因為對主來說,在祂離世前,甚或升天前,「宣教」不僅是祂一個極之重要的任務,更可以說是祂生命的「全部」,就是蒙差派來完完全全地活出天父旨意、讓人認識並歸向天父的一個生命。

今期的主題文章可說都是從這個向度出發,惟重點稍有不同,有的較多談到理念和意識,有的較多談到如何實踐,但都引人深省。筆者本身就在當中得到不少提醒和幫助。

其中兩篇主題文章,〈培育基督徒宣教生命的三原色–教育、實踐、同行〉和〈順步踏上宣教路〉,由兩間教會的負責傳道人撰寫,當中除了談到理念方面,也提供了實踐上寶貴的建議。概略來說,宣教生命的培育要由初信階段就開始,並於其後「全方位」地滲透,包括主日學、團契、講壇信息、特別成立的小組…等等;而教會要使宣教實踐能夠「落地」,推動時必需按階段而行。

〈教會對宣教工場常見困難可作的支援〉幫助教會看見,除了差派訪宣隊、奉獻金錢等之外,還可以在哪些具體情況給予宣教工場實質的支援。藉著這方面的認識,加上研討培訓等的參與,信徒的宣教心志可以得到培育。

在教會面對年青信徒流失、宣教士老年化等等的「骨牌效應」問題下,〈對動員新一代作跨文化宣教的反思〉針對有關問題作出整體分析,道出根源問題乃忽略了主耶穌叫萬民作祂門徒這大使命,而教會在此必需先尋求屬靈的復興和價值觀的重整。

〈宣教生命的培育–新加坡辦事處經驗分享〉強調,宣教是信徒的一種生命態度,我們需要幫助信徒看見主耶穌所看見的…此外,文章也分享了新加坡辦事處在宣教教育方面的一些經驗。〈門徒訓練與跨文化差傳之間的落差〉依據早前一項有關門訓與差傳的調研,指出按照主耶穌的教導,門訓與差傳從來不是分割的,因此我們必需把信仰、生活和使命結合為一個整體,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這樣看來,既然宣教是一種生活態度,或曰生活方式,或曰生活志向…那麼,不論我們身處哪個崗位,也讓我們一起效法主耶穌的榜樣,學習去活出一個「宣教的生命」,在被召的崗位上,帶著祂的使命去讓未信的世人認識並經歷天父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