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7-9月
總主任的話
單贏? 還是雙贏?
王欽慈(華傳國際總主任)
前些時候,一位華人宣教士在等待一筆支持奉獻時,講到那筆款項的重要。其中他的一個語氣特別引起我的注意。他說若無法及時收到大筆奉獻,他的孩子們將因無法及時繳付當地宣教士子女學校學費,而面臨「失學」的可能。這背後意味著其他的求學方式,包括本地學校,不論是公立或私立的都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寧願失學,也不會讀這一類的學校。
宣教士兒女上學一直是差會需要不斷面對的題目。來自美國的宣教士,似乎比較單純。到了工場就將子女送到宣教士子女學校(MK Schools)或是國際學校。如果當地沒有,就考慮在家教育。等到孩子高中畢業,就帶他們回美國上大學。美國有些基督教私立大學會給宣教士子女特別的獎助學金,不然就讀州立大學,加上申請聯邦學生貸款,一般都可以順利地完成大學教育,進入美國的就業市場。可是華人宣教士兒女的教育就複雜許多。因為許多孩子長大以後不一定會回到父母的母國居住生活,因此在海外生活,教養兒女需要想得更遠。但是,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那個「非宣教士子女學校不可」的態度。其實在這以外,還有其他的選項,例如就讀當地的學校(公立或私立),或者是在家教育。
華人重視教育,是我們民族的特點。在美國的華人,甚至是基督徒,很多都寧願背負鉅額的貸款,也要將房子買在最好的學區,供孩子上最好的公立高中。當然最終的盼望是能夠上最好的大學,如果是長春藤盟校的話,更是錦上添花!追根究底,「非宣教士子女學校不可」其實也是來自於這類的想法。不是一定會失學,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不接受就讀其他本地學校、以本地語言上學的可能。董家驊牧師在探討使命門徒所面對的偶像時,曾經提到家庭的偶像,所指的大部分都是我們對兒女的期望。我們太盼望兒女出人頭地,進入最好的大學,賺最多的錢,和最美麗的人結婚,住在最好的社區,並且極端地孝順我們,當然我們也希望他們愛主……結果這些東西反而成為我們的偶像。註1
或許有人認為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為什麼不能「雙贏」呢?既可以好好服事神,又可以有出色的兒女,神也贏了,我也贏了,一舉兩得有多好呀!還可以因此為基督給我們的祝福作見證。其實,追求「雙贏」本身也可能是我們的偶像。記得聖經裡面耶穌和文士的對話,清楚地要求我們將神放在第一位(可12:28-31)。或許我們需要追求的是神的「單贏」,而不是神和我們的「雙贏」。我們當然期望兒女有出息,但是這不應該擺在神的前面。在華傳的職前訓練課程中,都會要求參與者閱讀魏文英所寫的那本經典作品《宣教士成功的秘訣:放棄權利》。她寫道我們確實是有權利,同時享有生活上不同層面的權利。但是身為宣教士,我們選擇放棄這些權利,全心追求服事主。話說回來,其實這個要求,並不只是對宣教士講的,而是向所有跟隨耶穌基督的門徒所說的。馬可福音中那位少年人,單單問到「當做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就提及「你還缺少一件」,要求他放下當財主的權利(可10:21)。
今年四月參加阿根廷泛美福音大會,基督工人神學院的蔡明謀院長在講道中一連串地問到:如果為了服事我們會減少壽命,我們願意嗎?如果為了服事神,我們不能夠抱孫子,不能夠參加兒女的婚禮,我們願意嗎?然後他再問,如果跟隨耶穌,服事耶穌,意味著我們會因為忙碌而無法定期督促孩子讀書,以致於他們無法上最好的大學,我們願意嗎?
蔡院長的話,深深震撼著我:如果服事耶穌,意味著自己的兒女無法就讀最優等的大學,我們還願意跟隨耶穌,服事耶穌嗎?或許當我們正視這個問題時,就可以開始處理內心那「非宣教士子女學校不可」的心態。
註1:董家驊,2022. 21世紀使命門徒:開啟多元又創新的門徒時代.校園書房.177-179頁
註2 魏文英,1982. 宣教士成功的秘訣:放棄權利.東南亞聖道神學院(黃彼得譯)
英語原文:The Secret to achieve a missionary: Have we no right? by Mabel Williamson.
2024
7-9月
主題文章
第三眼 看戰爭
鄭路加 (華傳國際董事,歐華神學院教務主任。出生成長於雲南的信徒家庭,在北美接受神學教育之後,服事歐洲華人教會十年有餘)
自古至今,戰爭帶給那個時代的人,都是禍亂大過益處。然而,人類卻沒有因為戰爭的殘酷而對戰爭敬而遠之——回顧以往,歷史上充滿戰亂。今天這個時代也不例外。對信徒來說,从信主之初就會聽到,類似「萬事都互相效力」這樣的教導,叫信徒不會懷疑上帝主宰萬有,在每一件歷史事件上都有祂絕對的主權。但是,每當信徒看到禍國殃民的戰爭,尤其是生活在戰亂時期的信徒,卻難以把上帝掌權、萬事互相效力、以及戰爭本身的慘烈聯繫在一起。筆者無意美化戰爭,但是,希望藉著一點點的歷史回顧,幫助讀者从一個相對長遠的視角,來看歷史上發生過的戰爭,以及歷史的主宰藉此所成就的。
从教會出現初期,外傳就一直是教會的特性之一——無論是主耶穌頒布的大使命,還是使徒行傳一章8節給予的外展計畫,信徒从一開始就被期待必須走出舒適圈,在各族各方見證福音信息,言傳身教地引領非信徒得嘗主恩。根據使徒行傳的記載,聖靈降臨讓使徒們大有能力,第一次培靈會就有三千弟兄歸主,並隨著他們回家的腳步,把福音帶到羅馬帝國的許多角落。之後,使徒們在耶路撒冷又有一次大型復興大會,有五千弟兄進入教會。粗略地計算一下,把這兩次特會決志的弟兄,加上他們的家人,以及非特會期間加入教會的信徒,耶路撒冷教會很快就成為萬人註冊的巨型教會。其影響力也隨著回到各地各鄉的信徒,擴大到地中海的東岸區域。
然而,根據羅馬帝國的史料記載,第一世紀末的時候,基督信仰已經在帝國首都,以及各處鄉村都可以看到其影響。這個現象已經不能用信徒回家以及保羅個人的宣教來解釋了。實際上,从聖靈降臨節到第一世紀末,中間發生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也就是第一次猶太和羅馬的戰爭。其持續的時間乃是从主後66年開始,到主後70年耶路撒冷被毀結束。當羅馬士兵終於攻陷耶路撒冷,主耶穌曾經的預言——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就得到應驗——羅馬士兵為了把融化之後,流到石縫裡面的金子挖出來,每一塊石頭都拆下翻找。
對於當時居住在耶路撒冷城內的信徒來說,那是一場滅頂浩劫。他們處在帝國的邊緣,食物鏈的最低端。本來他們已經是亡國奴,現在更是國破人亡、身無定所。然而,也正是因為這樣外在環境的衝擊,不少信徒只能舉家搬遷。這變成了教會歷史中,第一家巨型教會的最大外出宣教契機。雖然戰爭不是當時信徒的計畫,但是他們被迫分散,竟把信仰帶到了更遠的地方。其結果就是,教會成立一個世紀不到,基督信仰就已經傳到了羅馬帝國的大城小鎮。倘若沒有那次戰爭,初期教會的宣教重任,還只是個別有負擔的「保羅們」的事工。
無獨有偶,早期教會最偉大的外宣無疑發生在教宗大格里高利(Gregory the Great,540-604)期間。誠然,對外宣教、在各地植堂是神賜下的異象和感動。大格里高利和第一任坎特伯雷大主教,有那樣的眼界必定是處於神的恩典。但是,他們之所以往今天的英國方向發展宣教,而不是順著絲綢之路往東方宣教,多少也跟有著「上帝之鞭」的阿提拉(Attila,406-453)有關。雖然阿提拉生活在大格里高利之前的一個世紀,他帶來的戰亂對東西羅馬帝國的攪擾卻持續很久。尤其是他的主要勢力盤踞在今天的中亞地區,促使有宣教之心的大格里高利,在審時度勢之後把宣教士派往相對平靜的英倫地區。今天的德國和北歐地區,也因著英倫的歸主,得到深遠的祝福。
倘若這些歷史都太遠、太缺乏共鳴的話,發生在宗教改革之後的宗教戰爭,則讓整個歐洲,都經歷了一個世紀的動盪。在那個波及到幾乎每一位歐洲人的戰亂當中,一開始改教相對不徹底的英國,由一批把改教理念貫徹到底的清教徒,及期望維持君主制度的親天主教的詹姆斯一世(James I,1566-1625)以及他的繼承人,開始了曠日持久的英國內戰。至今,歷史學家很難說得清那到底是一場,有政治性質的宗教戰爭,還是為了信仰產生的政治衝突。可以確定的是,當時的英國人民,生活在持續了近兩代人的戰爭當中,民不聊生。也就在那樣的社會動盪之下,清教徒開始跨洋過海,大批移民。要知道,早在1492年,哥倫布就已經發現美洲大陸了。天主教的越洋團隊也在16世紀,不停歇地在美洲和歐洲之間穿梭。清教徒在新大陸發現之後近一個半世紀,才開始大規模地向北美遷移,和當時歐洲上下戰爭綿綿不無關係。隨著1618-1648年最慘烈的30年戰爭的爆發,除了清教徒之外的路德宗、改革宗、浸信會、甚至貴格會都開始移民北美,並把他們的信仰帶到了那塊新土地上。
既然提到宗教改革,筆者也不免會想到另外兩件,戰爭和改教運動相關的歷史事件。其一發生在1536年。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查理五世(Charles V,1500-1558)與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Francis I,1494-1547)為了爭奪歐洲領土的霸權,在現今法國東南部和義大利西北部進行了一場劇烈的戰爭。此戰役被後世稱為薩沃伊(Savoy)之戰。這是兩位歐洲霸主在15年之內第三次兵戎相見。捉對相爭的兩位君主都是文成武功,盛名遠播。尤其是查理五世在鼎盛之時,成就了建立史上第一日不落帝國的壯舉。已經成為歷史主角的兩位君王萬萬沒有料到,神藉著他們興起的戰亂改變了一位年輕學者的生命軌跡。這位年輕人原本為了前往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潛心研究,特意繞道避開戰亂,卻因此走進了成就他學人牧者身分的日內瓦(Geneva)。是的,這位躲不開歷史主宰奇妙帶領的學者,就是改教運動第二代的領軍人物——加爾文(John Calvin,1509-1564)。加爾文在日內瓦的事工幾乎人盡皆知、無需贅言。
此外,發生在宗教改革前的十字軍東征,那場跨越近兩個世紀、跨度鋪蓋地中海的戰爭,不僅給當時歐洲信徒帶來生活的諸多不便,也從某種程度上促成幾個世紀之後的宗教改革。倘若沒有十字軍東征,自由思想、修道院之外的大學、經院哲學的理論根基之亞里士多德哲學,就很難進入西方拉丁教會。再加上1453年,奧托曼帝國与拜占庭帝國的世紀戰爭,終於告一個段落。在那前後,大批的希臘信徒為了躲避戰亂,就攜帶著希臘文聖經,進入浸泡在文藝復興、回歸本源的氣氛中,又剛剛有活字印刷技術的西方教會。各種因素就促成了宗教改革的爆發。
歷史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故事可以回顧,但是筆者相信,列舉這些事件足以讓讀者意識到,戰爭雖然殘酷、對活在其中的信徒更是慘烈,但是每一場戰爭也是發生在主掌權的歷史中。它們雖然看起來很亂,但是掌管萬有的主,有能力讓那些戰爭互相效力。對今日信徒來說,再次看到神的掌權之後,給現今戰爭更好的回應,就不應該只是把戰爭的新聞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說說聊聊。我們更應該問歷史的主宰,我們能做什麼,讓神的旨意成就在我們這一代信徒身上。
2024
7-9月
主題文章
留守有時,撤離有時: 戰爭風聲中的宣教工作
思溫格 國際差會中東區裝備培訓負責人,華傳國際董事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保守有時,捨棄有時。
……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傳3:1,2b,6b,8b)
我自年少便常關注戰爭的新聞和故事,也許主後來呼召我到一個飽經戰亂的國家服事並非巧合,即使我既不勇敢也沒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多年前,我和先生轉換到一個新工場,好不容易在境外拿到工場國家的第一個居留簽證後,我們渴望返回工場的新家。但我們準備飛回工場的那天,在我們服事城市的美國大使館忽然宣布撤離人員,原因是該地區局勢高度緊張,可能發生軍事衝突。我們被迫作出艱難的決定,是否要搭這班飛機飛回工場?——我們那時好不容易找到房,和房東簽了租約。經過禱告、諮詢當地同工牧師後,我們決定按原訂計畫當日返回。感謝主為我們開門,讓我們在那次事件後又在那裡服事了幾年,但我們的工場一直是夾在兩個敵對國家之間代理人戰場,我們在那裡服事的那些年間,所居城市的美國使館常是砲火襲擊的目標(火箭砲都被防禦系統擋下)。直到幾年後局勢惡化,最終我們城市絕大多數的工人都必須撤離。
留守有時
在工場發生緊急事件或戰亂衝突時,宣教士該留守或將他們撤出呢?許多宣教工人都認同這個大原則:尊重當地信徒的意見,如果我們的存在會給他們帶來危險,那么我們就該撤離。然而大部分的情況卻不是這麼黑白分明。從差會的角度來看,這是兩難的決定:如果差會過早把宣教士撤離,他們可能會失去服事的機會、覺得他們違背了主的呼召。另一方面,如果差會讓禾場工人留下或繼續差人進入,而工人遭遇不測,差會或將承擔責任。在過去幾年,我們也常面臨著這種兩難處境。例如,我們機構的一位資深領袖告訴我們,在他的禾場爆發內戰的前兩年,其他差會的同工遭到極端組織槍殺,不少機構便立即撤出了他們的工人。然而不少突然被撤離、被迫搬到鄰國的工人在新工場發生適應不良的問題,失去了事工的使命感和價值感。最終,他們中許多人灰心喪氣地離開了宣教事工。在這種情況,這位資深領袖認為那些機構過早將工人撤出。
另外一對我們認識的韓國宣教士夫婦,與我們分享他們在戰爭邊緣作出決定的經歷。2014年,當ISIS崛起、入侵並佔領離他們不遠的一個大城市時,他們必須決定留下或撤離。當時,他們的城市已被來自附近城市的難民淹沒,而ISIS就在幾英里之外。當時這對韓國夫婦向當地朋友承諾,即使他們的城市被入侵,他們也會留下來和當地人同在,但他們的朋友不太相信他們會留下。感謝神,ISIS最終無法攻進他們的城市。但自從他們選擇留下後,他們的事工有重大突破,當地人開始歸主,他們在那建立了教會。目前我分享的見證似乎都支持讓宣教士留守。然而,選擇撤離同樣需要信心,正如選擇留守一樣,有時選擇撤離可能需要更大的信心,甚至是謙卑順服的心。當宣教士必須撤離,這也是上帝的旨意,如傳道書三章1節所說:「凡事都有定期」。
撤離有時
1979年的伊朗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什葉派伊斯蘭神權政體。該政權實行伊斯蘭律法,禁止向穆斯林傳福音。雖然伊朗的基督徒少數族群仍有敬拜自由,但皈依基督信仰的穆斯林可能面臨死刑。從那時起,外國宣教士不被允許進入,除了一些散居海外的伊朗信徒(和近期來自非西方國家的新工人)。然而通過媒體事工和伊朗人的散居事工,以及異象、異夢和聖靈的大能,如今許多報告指出,伊朗家庭教會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教會。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中國。在1951年和1953年期間,共產黨政權驅逐了所有外國宣教士、開始迫害當地教會,並將家庭教會領袖關進監獄。那時可能感覺像是中國基督教的終點。大概沒有人會想到,在1990年代初,許多家庭教會領袖出獄後,中國大陸興起了家庭教會運動,當時韓國宣教士和海外的華人宣教士也幫助了城市家庭教會發展,但總的來說這是上帝自己大能的工作。
例如SAT 7和社交媒體
有關伊朗的見證故事,請參閱 https://www.elam.com
有關中國家庭教會的簡史,請參閱https://www.chinasource.org/resource-library/articles/faith-going-public/
在中國和伊朗,神在當地信徒的逼迫和試煉中建立祂的教會。如主所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太16:18b)這是對我們的提醒:上帝並不總是需要宣教士,我們並沒有那麼重要。上帝有完全的主權,祂有使用宣教士的時候,也有不使用的時候。我的母會有位新加坡弟兄在講道時這麼說:「在面對攔阻時,從聖靈而來的勇氣和從肉體而來的驕傲是有區別的。」有時候,我們需要從聖靈來的信心和謙卑,幫助我們願意放下在工場的事工,離開工場,把一切交托給神。因為「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1:21)
啟示錄三章8節是常被引用的經文:「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這句經文無論應用在什麼事工都很激勵人,尤其是宣教事工。不過這句經文的前一節也提到,主是「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持鑰者。先知以賽亞書二十二章22節也有類似的經文:「他開,無人能關;他關,無人能開。」我們的主不僅是開門的主,也是關門的主。但是我們喜歡強調上帝的開門,而鮮少引用關門的經文。當上帝明確地關上門,是時候離開,我們就該撤離。
值得不值得
有人會問,時局不穩,差派宣教士冒這風險值得嗎?付這代價值得嗎?在回答這問題之前,我們可能要先思考:「身為耶穌的跟隨者,我們期望什麼樣的人生?」美國迷你劇《諾曼第大空降》是講述二戰期間盟軍諾曼第登陸的故事,我看了兩遍。有一集士兵向上級說:「報告中尉,我們是傘兵,我們被敵軍包圍是理所當然的。」我很欣賞這句話。正是這種正確的期望,讓這些士兵忠心、勇敢、堅強。作為基督的使者,當我們在前線與黑暗權勢交鋒時,被空中屬靈氣的仇敵(弗6:12)包圍也是理所當然的。在這黑暗的世代,我不認為世上有絕對安全的地方,無論往哪裡去,我們都應定睛跟隨主的帶領。如果我們有錯誤的神學和不切實際的期望,例如「壞事不會發生在好基督徒身上」或「只要我們做主的工作,神就會保護我們免受一切災禍」,當苦難襲擊我們時,我們可能會懷疑神的良善甚至失去信心。查考聖經中關於苦難和逼迫的主題、建立合乎聖經的苦難神學是必要的。
多年前,在我們動身前往工場的那天晚上,我們當時的工場主任在他家裡為我們作了這樣的禱告:「主啊,我們知道在這工場上為祢贏得靈魂並不容易……我們將經歷許多艱辛和痛苦……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主耶穌配得(It is all worth it because Jesus is orthy)!」他的禱詞令我深受感動,但當時我沒想到的是,在接下來的幾年,他的禱詞會一一應驗。
我們親手在工場的新家佈置了每件傢俱,包括廚房櫥櫃和水槽,好不容易安頓下來,才剛有家的感覺。不到一年就發生地緣政治危機,某國家的知名軍事將領以及當地軍官,在我們的城市被美國擊殺。當時我們因為開會不在工場,感謝主,但突然間人們開始談論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空氣中漂浮著戰爭的風聲,我們暫時無法回到工場。對於整個中東地區的工人而言,那是一段緊張時期,但我還掛念著遺留在工場的家當,擔心失去剛買的傢俱、衣物和食品等,焦慮得晚上睡不著。
那時主提醒我幾年前聽到的一個見證。當時我和丈夫還在鄰國服事,一位中東弟兄分享見證,他和家人是來自古老的基督徒社群,當ISIS入侵時,他和家人逃離家園,以難民身分暫居鄰國。因著鄰國本地的阿拉伯語教會的外展事工,他認識了耶穌,不再是掛名基督徒。他在見證中說:「從前當我在家鄉時,我擁有一切——房子、汽車和工作。但我不認識耶穌。現在我逃亡異鄉,失去了一切,但我認識了主耶穌。如果這就是認識耶穌所付出的代價,那是值得的!」那天夜晚,我感到主在對我說:「如果這位中東弟兄相信為了認識耶穌而失去一切是值得的,那麼妳不認為為了服事他的國家,讓那裡的人認識耶穌而失去一切是值得的嗎?」
感謝主的恩典,第三次世界大戰並沒有在那時爆發,我們後來又回到那個工場服事了幾年。但從那以後,每當暫時離開工場,我們都會隨身攜帶重要的檔案和財物,彷彿我們再也無法返回一樣。然而,即使最終我們為了服事所愛的這個國家而失去大部分財物,我心中也有平安,因為我相信這都是值得的。況且,我們有位同工為了服事他所愛的這個國家而失去生命,但他的遺孀並沒有後悔或感到不值。比起他們的犧牲,我們所付出的微不足道。就如我們前主任多年前的禱詞,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主耶穌配得。
不是徒然
這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全球疫情似乎結束了,但台海緊張局勢、俄烏戰爭、中東衝突等地緣政治衝突日益加劇,使得世界蒙上戰爭的陰影。「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太24:6)在這個末後的世代投入宣教事工,我們需要健全的苦難神學。當我們決定是否撤出衝突地區的工人、或差派工人前往前線時,求神幫助我們聆聽主的聲音,辨別祂是開門或關門,並相信神的時間和主權。無論我們能夠留守或必須撤離,我們的服事都不是徒然無功的,如同使徒保羅對我們的勸勉: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1 例如SAT 7和社交媒體
2 有關伊朗的見證故事,請參閱 https://www.elam.com
3 有關中國家庭教會的簡史,請參閱https://www.chinasource.org/resource-library/articles/faith-going-public/
備註: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筆者以英文發表的文章“Being a Messenger of Christ in a Time of War and Peace”,英文文章刊登於Seedbed Vol. XXXV, No.1, 2024年春季號,中文版為筆者翻譯、改寫。
2024
7-9月
主題文章
社會動盪 與散聚宣教
王欽慈 華傳國際總主任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塞浦路斯,並安提阿;他們不向別人講道,只向猶太人講。但內中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他們到了安提阿也向希臘人傳講主耶穌。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徒11:19-21)
2017年參加COMIBAM宣教大會時,在會議上認識了一對來自委內瑞拉的宣教士J&M。他們雖然不是華人,是委內瑞拉本國人,但是在交談中,發現他們已經在委內瑞拉境內的幾所華人教會中服事多年,主要服事的對象是當地第二代的華人子弟。姊妹M出自宣教士家庭,原籍玻利維亞的父親,早年到委內瑞拉從事宣教工作。她在當地出生,在委內瑞拉人中間成長。弟兄J早年參加青年使命團,在波多里哥服事,後來回國,從2014年起以國內宣教士的身分,與妻子M一同在華人教會中服事。他們帶領年輕人,給予信仰栽培。又因為在不同的華人教會中服事,因此各教會第二代的華人信徒對他們都很熟悉。2019年國家經濟和政治不斷惡化,他們再三考慮後,決定離開委內瑞拉,轉到其他國家,探尋生存和有服事發展可能的新環境。
他們首先從邊境到達哥倫比亞,經過幾個月的奔波,輾轉又經過厄瓜多爾到達秘魯。除了與當地的美南浸信會合作以外,也曾和當地華人教會有少許的接觸。可惜因為來自委內瑞拉的移民太多,造成本地人對外來者有負面情緒,政府也逐漸加強限制,最終他們無法獲得永久居留。2019年底他們再度移民,到阿根廷安地斯山腳下的一個小鎮投靠親戚。他們的兒子在那裡出生,獲得永久居留權。艱難生活環境下,他們依然繼續在線上學習中文,如此度過了疫情期間的封鎖困境。雖然生活挑戰是如此巨大,他們堅持神賜給他們服事拉丁美洲第二代華人的呼召。終於,2023年他們受到邀請,到巴拿馬擔任牧者,牧養當地華人教會的西班牙語第二代,忠於一直以來所領受的呼召。
2018年8月,那時我剛剛加入華傳,在巴拿馬參加一個拉丁美洲宣教差會的研討會,期間也訪問了當地華人教會和信徒。在那一次服事旅程中,認識了幾位剛剛從委內瑞拉移居到巴拿馬的年輕華人。他們大多年齡都很輕,因為是在委內瑞拉出生,所以講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好些人也可以有限的廣東話溝通,他們宣稱那是在委內瑞拉華人教會中第一代華人通行的方言。
有一位20歲出頭的女孩子R,雖然粵語溝通能力有限,但是流利的西班牙語說得就如本地人一樣。身為新移民,她需要獨立,適應環境,養活自己。那是因為位在委內瑞拉的家鄉經濟蕭條,家人沒有能力支持她。她在當地教會所開辦的幼兒園工作,雖然生活壓力很大,在辦理居留的過程中還要時常和政府機關周旋,交談中卻可以感受她對未來充滿著盼望,以及對神的信心、服事神的渴望。她雖中文有限,卻委身在華人教會中,也在教會附屬的機構工作。她渴望進修神學,預備將來在宣教領域全職服事,但生活壓力實在龐大,工作忙碌,神學進修似乎只是一個奢侈的嚮往……去年,逐漸安置好生活方方面面後,又有機會將自己的時間和財務做了更好的調配,她終於開始到神學院上課。雖然還無法全職讀書,但是半工半讀至少也是一個好的開始。拉丁美洲第二代的華人子弟是她的負擔,尤其盼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到自己生長的地方,委內瑞拉華人教會去服事。
今年三月,有幸受邀參加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Caracas)基督教華人聯合退修會,在會中講道分享。這是我第一次到訪委內瑞拉,雖然過去在紐約教會的西班牙文堂有來自委內瑞拉的會友,但是過去從未接觸該國境內的華人教會。五天退修會,見到來自全國各地教會的華人信徒,擁有非常美好的交通。雖然國家在社會、經濟、政治、各方面都面臨極大挑戰,大家仍然忠心信仰,熱心愛主。其中一位接待我的傳道,在極端困難的環境忠心服事,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
F傳道,少年時期隨著家人從中國移民委內瑞拉。在委內瑞拉經濟全盛時期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成長,卻也經歷了過去15年來國家經濟和政治不斷惡化的時代。他眼看著教會在經濟起飛時,因不斷入境的移民潮而興起;也看著教會,因國家動盪而競相出走離境的移民潮而衰微。國家的景況,看似舊約聖經埃及宰相約瑟所面對,那七個豐年和七個荒年的翻版。就在許多信徒大量出走的情況下,從事商業貿易的他竟然願意放下工作,到當地神學院進修,畢業後在教會服事。是什麼讓他在社會動盪中決定留下來?原來他心中有一個信念——「別人離開時,本地的福音工作還需要繼續,而我責無旁貸。」現今委內瑞拉所有華人教會中沒有一位華人牧師,他是唯一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傳道。我想起當年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囑咐他要餵養祂的羊——F傳道帶著妻子兒女,毅然留在首都卡拉卡斯,回應這個呼召。
使徒行傳中耶路撒冷教會遇見的逼迫患難,包括司提反殉道,確實給那些初信門徒極大的壓力。聖經告訴我們,有些門徒,包括使徒們決定留在耶路撒冷。他們信仰基礎深厚,在往後的耶路撒冷大會中,為福音本質和教會發展其他文化群體的原則,立下了正確的方針。但另有一群信徒在面對逼迫壓力下決定離開耶路撒冷,四散到小亞細亞各地。寶貴的是,他們沿路不但繼續向自己同胞傳講福音,也向那些講希臘文的群體傳講福音,最終建立了一家又一家的教會。這些教會,包括安提阿教會,都具備了多元文化、多重語言的特徵。留守,還是出走?聖經並沒有對這兩群信徒作出取捨。使徒行傳讓我們看見,他們的決定和行動,都在基督宣教事業中產生了一定的貢獻。
宣教運作的機制
自願
被迫
前往(去)
自願前往
被迫前往
前來(来)
自願前來
被迫前來
宣教領域中,存在不同的機制。有福音使者出去到外地的,也有福音對象過來本地的;其中的動機有自願的,也有被迫的。過去200年來,傳統的宣教機制是福音使者自願出去。自願出去宣教的涵括差會、教會差派、或是個人就業因素。但神也藉著其他三種機制,進行祂的宣教行動。尤其是因著社會動盪、經濟壓力、甚至戰爭的威脅,許多人決定出走,搬遷到其他地方生活,因而擴大了基督信仰宣教的領域。
以上所提三個實例都是因為社會動盪,引發出不同的人生決定。J&M經歷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南美五個國家,在過程中建立家庭,生養兒女,但是他們不曾懷疑所領受的呼召,最終進入神為他們所預備的事奉崗位。R姊妹孤獨一人,身處異地,但是堅定仰望神,逐漸得到安置。她也沒有忘記在宣教工場服事的夢想,這個夢想督促她逐漸安定下來後,開始接受神學裝備。F傳道回應主對仍然居住在委內瑞拉的華人屬靈需要的托付,在教會人數不斷減少,信徒紛紛出走離開委內瑞拉時,帶著妻兒留下,為神照顧羊群。其實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對神的呼召,或是服事的渴望,或是牧養的托付,不但認真,且深藏心中,成為他們作決定時的指引。
在委內瑞拉服事的那幾天,每當我和弟兄姊妹見面彼此寒暄時,那親切的問候裡經常包涵對家人的關心。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當問及兒女時,並不像在北美,會問孩子在哪裡讀書?哪裡畢業?在哪裡工作……在這裡,劈頭就問:「你的兒女在教會做什麼服事?」
或許那是一種良好的屬靈氛圍,幫助我們把焦點放在神的身上。如果這是在教會中很普遍的態度,那麼就不難了解為什麼在動盪的委內瑞拉會出現如此忠心的弟兄姊妹。
散聚宣教是當前宣教界中一個重要的題目。其實散聚現象,古往今來本就存在於人類社會中,但它之所以成為一個宣教機制,就在於信徒對主耶穌呼召所堅持的那一份忠心——生活起居隨時隨地都以宣教為念!華人散居在世界各個角落……當我們口口聲聲高喊散聚宣教時,其實也正是自我反省的時候。生活在散聚處境中,我的宣教委身與行動在哪裡?
2024
7-9月
i宣
當宣教遇上藝術
蔡頌輝 華傳前宣教士和特約作者
從我家走到最靠近的一個電車站,路上會經過幾個很大的廣告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上新的廣告。去年12月期間,我和兒子經過時,看見有基督教機構為了迎接聖誕節,在廣告牌貼上了一篇經文信息,取自路加福音十九章10節:「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我把那廣告牌指給兒子看,沒想到他卻表現得有點失望。他說:「哎呀~跟它旁邊那個廣告相比之下,這個設計也太差了!」
雖然感覺他的表達有點太直接,但無非道出了事實。那經文海報旁邊是設計非常專業、精美的商業廣告,可是這一張傳達著福音好消息的巨大海報,無論是配色、排版、字體、創意和美感,都遜色很多,形成了強烈對比。對於這種情況,有人會辯解說:「海報所傳達的信息永遠比設計更重要!」沒錯,可是如果配上更高水準、能吸引人的設計,不是讓看見的人更能被吸引住,且領受它所傳達的信息嗎?
其實,這個廣告牌反映出教會常見的現象——忽視藝術的重要性。基督徒常說:「我們的神是最偉大的藝術家。」我們豈不更應該讓世人從神的子民身上,看到這句話的真實嗎?
藝術在宣教上的意義
為什麼教會需要看重藝術?我認為藝術有以下幾個顯著的功能。
1. 反映神創意的特質: 聖經一開始便啟示神是一個創造者,其後又提到神是不斷做新事的神(賽43:19),祂的計畫和作為總是讓人有出乎意料的驚喜。人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的,這意味著人類在萬物中是最能反映神屬性的受造物,包括了神的美感、手工和創意。
2. 呈現信仰的豐富性: 基督信仰的內容極其豐富,可包含世間各類的題材(諸如人生、事業、家庭等),藝術表達的媒介多元、風格各異,能讓這些豐富的信息有效地傳遞出去。
3. 加強福音的吸引力: 一個信息若完全沒有經過包裝,很輕易被人忽略掉,藝術能大大提升人對該信息的關注率。就像一段很普通的文字,一旦寫成歌曲,配上音樂,經過演唱,再加上精彩的畫面,可能就變成了廣為流傳的洗腦神曲。
4. 加深對信息的印象: 無論是透過畫面或音樂,藝術能讓一段信息深刻留在接受者的記憶中。想一想,是不是有一些多年前喜愛的歌,我們至今仍能完整地唱出來?或者多年前看過的某個畫面、電影中的經典一幕,許久都不會忘懷?
5. 擴大宣教的接觸面: 宣教過程面對語言、膚色、地域等諸多障礙和挑戰,藝術是幫助我們輕鬆跨越的一大助力。很多人不懂韓文,卻很喜歡、甚至會吟唱韓文歌曲,有些微電影內容沒有任何一句話語,也能傳遞出信息來,而且很多人都愛看。
6. 觸發受眾作出回應: 相信你有類似的經驗——聽了許多新聞沒有感觸,一張新聞照片卻帶給你極大的震撼;聽了某篇證道沒有感觸,卻被一首詩歌感動了。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教會在信息之後都會安排唱一首回應詩歌。
7. 引發對信息的反思: 相對於文章,大部分藝術作品的文字很少,有些完全沒有文字。一段純音樂,或一個特殊的畫面,無論是繪畫、攝影、雕塑,都能開拓一個想像空間,並以最快的方式引起人們對相關議題的啟發。
教會普遍對藝術的態度
藝術的意義既然如此重大,教會又如何看待它?以下我觀察到的一些常見現象,它們不見得每一項都同時出現在所有教會中,但一般都會觀察到其中幾項。
1 沒有概念、完全忽視。
此類教會認為最重要的是信息本身,所以應該強調的是宣講正道、口傳福音、教導真理、培育門徒。不需要任何包裝,也不必要搞很多花樣,因為這些包裝可能讓人不是真正被福音吸引而來,引發出來的信心也是虛假的。
2 只看重特定領域
很多教會認定音樂是信仰重要的傳承,另一些教會則花很多經費整修漂亮的教堂,但在其它方面(例如每週的PPT、週報、活動海報等)卻顯得很隨便。事實上,比起音樂和建築,這些領域所需要的精力和資金少得多,人才也更常見。
3 只想要免費服務。
很多教會把藝術工作當作教會一般性的服事,期待有恩賜者義務性地為教會製作。有時候的確可以這麼做,可是如果教會要求專業水平(教會確實應該有這樣的目標),而且該項服事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教會就應該尊重服事者的專業,給予酬勞。
4 只看重表面成果。
有一個參與藝術和媒體服事的信徒曾對我說:「我們投入了很多時間、精力和錢財去做,可不見得有人因此而信主!」的確如此。可是,基督徒同時常常抱怨網路上太多不健康、不正當、不符合基督徒價值觀的作品,擔心它們汙染了自己的孩子。如果基督徒不創作,教會也不支持基督徒創作,又怎能期待有屬靈的作品產生呢?宣教不僅僅是傳福音,也包含在各領域,用基督徒的價值觀和見證影響未信的世界。
5 枉費藝術人才
在教會的藝術人才上,最被重用的就是音樂人才,其次或許是攝影,因為教會有許多活動需要他們幫忙留下回憶。可是除此以外,還有各類的藝術人才卻被忽視,包括平面設計、畫畫、舞蹈、電影等,他們的才華在教會中往往無用武之地。不是教會沒有需要,而是固有的教會事奉崗位並沒有給他們發揮的空間。
6 沒有思考藝術在宣教上的功用
我曾經參與高水準的視頻拍攝過程,曉得這些創作非常「燒錢」(最近同工向我透露,他們曾詢問社會上專業的動畫公司,對方開價是每秒兩萬美金計算)。然而,不少教會卻願意花大筆資金和大量心思在建堂上(雖然美麗的教堂也是一種藝術),為何不願意用相同或更少的資源來發展藝術宣教?怪不得基督信仰的藝術作品不但產量極少,水準與世俗的作品相比之下也望塵莫及。
教會能在藝術方面的更新
教會若有意改變藝術局面,就必須在觀念和行動上更新。以下幾項是我的建議:
1 藝術平常化: 在觀念方面,教會必須整體提升對藝術的意識,在每一個領域裡面追求更美觀、創意、吸引,及有內涵的呈現方式。從何開始?就從每週日的PPT、週報,以及教會特別節日的海報、宣傳媒介、營會手冊,還有教會的佈置等最平常的事物開始。我們必須摒棄一種心態:「隨便,能看就好,內容比較重要!」按照我的觀察,教會在藝術上遠遠落後於世俗世界,大部分因素就是這種思想所毒害。教會既然是神的家,她就配得最用心的服事。
2 善用和發掘人才: 如果我們在每一個領域都追求美觀和創意,教會當中就可以有更多人參與服事。我曾經受邀到一個教會去講道,那教會要求我的PPT只提供文字和圖片,不要任何排版,因為他們教會有同工專門負責這項服事,這不但減輕了我的工作,提升了PPT的美觀水平,而且也讓有這方面恩賜的弟兄姊妹有機會參與事奉。
3 肯付代價: 任何改革和進步都需要付代價,藝術和宣教當然不例外。第一個代價是心思和時間。我們雖期待教會能產出偉大的藝術作品,但在那之前,我們需要讓世界看到我們看重美感。牧者除了用心預備講章,也可以騰出一些時間來做出更好的PPT。即使自認沒有「藝術細胞」,電腦軟件一般都附帶很多優良的模板,網路上也可免費下載,可惜很多人連這些現成的資源也不去使用。除此之外,金錢預算也是該付的代價。這包括製作更精美的印刷品,購買更優質的錄像和收音器材、專業的軟件等。資金也可以用來支持信徒在這方面接受專業的訓練,或組建團隊專門負責相關事務。
4 提供更多的支持: 教會不應該繼續只求免費的服事。教會應該要有遠大的異象和宣教觀,期待屬靈的作品,或符合基督信仰價值觀的作品給社會帶來更廣泛的影響。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有更多基督徒投入他們的時間、精力去創作和製作。既是如此,教會必須願意在經濟和精神上實際支持他們。我認識一個和我有共同心志的基督徒漫畫家,他也希望能透過漫畫作品傳福音。這位弟兄平時有工作,他只能用下班之後的時間搞一些創作,可想而知,這種創作方式不但時間很有限,而且工作了一整天已身心俱疲,效率難免大大降低。他正在創作一個短篇福音漫畫,至今已八年仍尚未完成!我常常在想,教會何時能「養」這類人,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地為福音創作?
結論
從實用的角度看,藝術是表達自我和傳達信息的媒介,使受眾能被吸引、被啟發,且對所傳達的信息作出反應。這不正是教會宣教事業所期待做到的嗎?但從目前大部分教會對藝術的理解、態度和應用看來,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深切期盼,藝術美感有一天能在教會中遍地開花。
2024
7-9月
芒果樹在微笑
從靈性角度看宣教工場的神學教育
仁青 華傳宣教士,多年來於香港、柬埔寨參與神學教育工作
靈性的裝備是建立全人神學教育的必要元素。誠然,神學院必然關注靈性的培養,並以不同向度,如崇拜、靈修栽培、信仰小組等,幫助學生在靈性上成長。然而近幾十年來,靈性與神學之間的關係發生了重大轉變。首先,人們對「靈性」的理解已經有很大變化。靈性不但指祈禱和默想,也包括對所有基督徒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反思。另一方面,基督教靈性不再只關注抽象的「完美」屬靈形象,而是包含以神人互動、審視人生命歷程的轉變。總而言之,靈性涉及人類生活的所有不同面向,而不僅是特殊經驗。在這篇文章,也嘗試提出在宣教工場的神學教育,可如何將靈性的培養與生活行動連繫。
1)追求属靈成長的意識
「決志信主」往往標誌著屬靈轉變的里程碑,它代表了一個明確的肯定:離棄罪惡、斷絕以往所信奉的偶像,願意真誠「口裡承認,心裡相信」接受主基督。而在缺乏牧者的地區,決志過後的栽培,則往往以「勤讀聖經,積極參與聚會」為指標,普遍以環境或實踐來訓練信徒,致使他們或許在信仰知識、「在事奉中」學習,卻幾乎沒有以神學理解世界的經驗。可想而知,進入神學院時,大家對「屬靈」的認知,可能只在於分辨信奉「偶像」或「真神」。但沒有深入地省察作為「心裡相信」的生命歷程。若然缺乏這種自我意識,屬靈的操練也只會流於知識的表層,而缺乏穿透生命的影響力。
培養靈性不僅僅是一種內在的沉思,而是涉及生活各個方面,且關乎生命。因此,屬靈的層面並非停留於信主當下,而是需要不斷地追求豐盛的生活。神學教育不但幫助神學生們透過生命經驗,並在神學知識基礎以上,建構出生命的意義,使生命變得更完整,不斷尋求探索神對他們生命裡的旨意。
真正的靈性是與神又真又活的個人關係,它指向人最深處的渴望,並賦予生活的意義和目的。因此屬靈的培養不只是「靈界」的感受而是「靈性」的成長,真正的靈性建立在與神關係的基礎上,並在人與人的關係中發現。在神學的每一個科目,都需要有「生命」的反思,這不等於「實踐價值」,而是必須與實際的世界結連,才會變得真實。神學教育的目的除了學術培養,更裝備信徒成為具使命的領導者,能忠心教導他人全心、全性、全意、全力愛上帝,並愛人如己。
2)對身分的覺醒與察驗
當人回轉歸向基督,基督教「信仰」也標誌著基督徒「身分」的開始。當我們承認降服於基督,但真正對自我的認知,卻必須透過他人的敘事才能得。Paul Ricoeur(保羅•利科)在他的著作提出,身分的形成過程,並不全由自己定義。對於「我們是誰」,是由所繼承的概念和叙事所組成的。這個自我意識與文化和社會、當地的歷史和習俗糾纏在一起。在信主之後,必須對「我們是誰」有重新的認知和詮釋,其實這是不斷地重新透過真理來塑造「全新的生命」,靈性的模造也被理解為對神的回應。而祈禱的操練,也就是在神的裡面反映自己的生命,透過聖靈在基督耶穌裡加深與父神的交通。因此屬靈培育的重點是禱告生活的發展,讓人生作為一連串的敘述,被重新描述和解釋——所有事情都能被累積成為具意義的、看見神的引領和保守在其中的人生。
重要的是,大多數神學院不單要教導學生們聖經和神學素養,同時也幫助學員在屬靈及關係上被模塑成形,並發展他們幫助模造他人。「誰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導他呢?但我們是有基督的心了。」(林前2:16)因此,屬靈的追求不應是個人主義的,而是集體的,他們必須對「群體身分」有所覺醒。真正的靈性必須紮根於群體,而且需要負責保留屬靈的傳統。這些傳統不是為了持守歷史,而是讓他們發現神在歷史工作的延續性,使他們知道真正的靈性不可能是孤立的、私有化、個人的,且意識到群體對靈性的重要。群體除了同儕之間,也包含了屬靈導師的指導。屬靈導師最好是由熟悉文化的當地牧者領袖擔任,而以基督在生命中成形作為最大的願景。「我小子啊,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裡。」(加4:19)
3)在敬拜中的靈性塑造
曾經有人提出了屬靈上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如果教會透過禮儀,以基督的形象來塑造信徒,那為什麼基督徒如此迎合世界呢?為何一些人能在崇拜以最好的禮儀敬拜神,但轉身就傷害他人?」這帶出一個切身的問題,就是信徒雖然由禮儀所模造,但同時卻面對其餘六天的「世界禮儀」,相比起來,他們受到教會的影響比文化裡的禮儀更少。教會的崇拜模造信徒作為敬拜者的生命,是以禮儀、以神的話語與一連串的行動,指導信徒進入上帝的故事,也模造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從而能建立神所喜悅的品格。因此敬拜是一種屬靈的實踐,塑造基督徒為神所賜的使命和公義參與世界,使他們在世界中看到神的工作,並幫助信徒除去那些違背神旨意的文化阻力。
故此,在神學教育的屬靈操練中,群體的崇拜生活是不可或缺的。而在宣教工場裡,更需要小心,神學院應當清楚地傳遞一個信息,崇拜應該要「禮儀化」(以聖經真理建立神人互動的敬拜),而不應將崇拜「節目化」(因循地執行每次的崇拜),以免不知不覺地將當地民族信仰或價值觀滲入敬拜的生命,使崇拜失卻屬靈的生命力。而更進深的向度,神學院也可考慮帶領當地信徒領袖,一同探討崇拜的本色化,讓神所呼召的信徒,位於所在的文化中向群眾闡述能讓人明瞭的、具有意義的福音信息 。
參考書目
Huiming Liu.「被叙述的自身――利科叙事身分/認同概念淺析」Journal of Global Cultural Studies 6 (2011): Debating China.
Rodrigues, Inês Pereira. “Who do you say that I am?” Truth in Narrative Identity. Études Ricœuriennes / Ricœur Studies, Vol 14, No 1 (2023), pp. 132-150.
Tan, J. B.-C. (2018). Christian Spiritual Formation in a Southeast Asian Theological College. Journal of Spiritual Formation & Soul Care, 11(2), 163–179.
Worthington, J. D., & Worthington, E. L. (2019). Spiritual Formation by Training Leaders in their Indigenous Cultur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Humility and Virtue Theory. Journal of Spiritual Formation & Soul Care, 12(1), 112–134.
2024
7-9月
宣教士關顧
「創傷知情」 關顧牧養
劉佩婷 建道神學院輔導系副教授、輔導系主任、實用神學部副主任、教牧學博士課程副主任。
我們生活在一個受傷的世界。無論經濟如何發達、科技如何厲害,現代世界卻持續被充滿戰爭暴力和天然災害的現實所瓦解。這個情況對基督徒而言一點也不意外,耶穌親口告訴門徒,在祂回來之前,這個世界只會越來越糟糕(馬太福音24章)。使徒保羅也告訴我們,一切受造之物都在嘆息勞苦(Groaning),我們也在嘆息勞苦,聖靈也在嘆息(羅8:22-26)。今日是一個集體創傷(Collective Trauma)的時代(Van Deusen Hunsinger, 2021),沒有人能倖免於創傷所帶來的傷害和影響。今日有效的教會牧養關顧工作,必須以創傷為焦點(Trauma-focused),認識創傷對這個世代的影響。本文目的,為介紹「創傷知情」的牧養策略。
什麽是創傷?
創傷性事件(Traumatic Events)包括:(1)直接經歷創傷;(2)目擊創傷性事件;(3)知道近親或好友經歷創傷,而事件通常涉及暴力或意外;(4)重覆面對創傷中令人厭惡的部分,如工人收拾人體遺骸,或警員不斷重覆聆聽有關兒童受虐的細節等。根據美國濫藥及精神健康服務委員會(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 Administration, SAMHSA),「創傷」指「個人在事件或處境中,經驗到生命受到威脅,或者受到傷害,並且為身體、社交、情緒或靈性健康帶來長遠負面影響」(Trauma is referred to an event or series of events experienced as harmful or life threatening that has persistent adverse effects on individual functioning, and mental, physical, social, emotional, or spiritual well-being(SAMHSA, 2014).)。「創傷」是影響,並非事件(Trauma is the effect, rather than the event),意思是,暴露於或者經驗創傷性事件後所帶來的持續影響,包括個人精神健康、人際關係和靈性幸福感。雖然有些人經驗創傷性事件而沒有明顯傷害,但是創傷事件或經驗本身可以成為當事人、家庭或群體中的沉重包袱和負擔。
在眾多創傷性事件中,人際關係創傷事件(Interpersonal Trauma)帶來的負面影響最持久和深遠。人際關係創傷的意思是指發生在重要關係或者親密關係中的背叛、拋棄或攻擊/侵略性行為。很多研究指出,發生在童年期的創傷經歷(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和家庭未能發揮功能(Family Dysfunction),為成年人的精神健康帶來深遠而持久的負面影響(Boullier & Blair, 2018)。
認識災難或者創傷性事件後所帶來的情緒和正常反應,能夠幫助我們應對令人困擾的情緒、思想和行為。創傷後遺症,或創傷後壓力(Post-Traumatic Stress),是一種人在經歷或者目睹創傷性事件後發展出的心理壓力狀況。在經歷過創傷後,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症狀並不一定會馬上出現,可能是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出現。這些症狀可以分為三類︰再次經歷(Re-experiencing)、逃避或麻木(Avoidance and Emotional Numbing)、過度警覺(Hyperarousal)。
創傷是非常複雜的。創傷不單是一件事,也不只是可以用言語表達出來的事情。創傷來自於個體的主觀感受,研究創傷的著名精神科醫生貝塞爾范德寇指出,雖然創傷事件已經過去,但是這個經驗卻深深地儲存在我們的腦袋和身體之中(Bessel van der Kolk, 2015)。
我們不單只生活在創傷的世界,創傷也可能住在我們的生命裡。雖然創傷事件已經過去,甚至身體傷口已經復原,但是創傷依然活在我們的身體裡,持續出現「我不安全」、「我不在乎」的反應,並改變對自己、對別人和對世界的認知。
「創傷知情」的牧養策略
近年美國大力推動在機構和社群中建立「創傷知情」關顧(Trauma-informed Care, TIC)。「創傷知情」策略(Trauma-informed Practice)是一個整全取向(Integrative Approach),將創傷壓力的認知結合在制度和機構中,以改善暴露於創傷的人所提供的服務質素(Branson et al., 2017)。
「創傷知情」策略並不是關於提供服務(Not about Service Delivery),是包含認識創傷壓力為成長過程中帶來的複雜影響,並且分辨不同途徑以提升生活素質,包括心理和靈性健康(Donisch et al., 2016)。
「創傷知情」策略的特色是:(1)認識創傷經驗(The Experience of Trauma)為成長帶來負面、廣泛和看不見的影響,並且認識有不同途徑帶來復原;(2)認識個人創傷經驗帶來特別的徵兆和訊號;(3)對於經驗創傷壓力的當事人,從不同層面(包括個人、機構和制度)提供全面並整全的回應和關注;(4)竭力防止創傷再次發生(SAMHSA, 2014)。在「創傷知情」的策略下,出現
「創傷知情」學校(Trauma-informed School),「創傷知情」教會(Trauma-informed Church/Congregations)、「創傷知情」國家(Trauma-informed Nation)。這個運動背後反映了創傷和有毒壓力(Toxic Stress)是現代人的常見經驗,嚴重影響生活中各個範疇,並呼籲每個人在應對這個課題上都可以發揮力量和影響。「創傷知情」的策略可以為個人、家庭和群體帶來支援和幫助。
在生命中遇到哀傷、失去和創傷,很多人都會從教會牧者、領袖和信仰群體中尋找安慰與輔助。我的輔導經驗中發現,很多人在尋找心理輔導幫助之前,都會到教會尋求幫助。宗教信仰不單為他們心靈破碎的生命帶來意義和希望,教會群體中的人際關係也為他們帶來實質幫助和重要支援。另外,透過祈禱、默想或靈性操練,宗教信仰可以為信仰者帶來平靜安穩的心境。
創傷是聖經中常見的現象,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遇見的經驗。信仰群體是一個可以帶來醫治的群體。「創傷知情」教會(Trauma-informed Church)明白創傷帶來的影響,並且認識如何回應受傷的人,這就是「創傷知情」。「創傷知情」牧養不是關於創傷治療(Not about Trauma Therapy),而是將牧養策略建基於一個認知,就是人的生命中帶着創傷經驗,這些經驗令他們變得敏感、防衛、難以接近。「創傷知情」牧養,主要目的並非直接回應過去的傷害所帶來的影響,而是從他們的處境和創傷經驗角度,理解他們的成長需要,並作出合適回應,原則是在牧養過程中,建立安全(Safety)、信任(Trust)和協作關係(Collaboration)。
「創傷知情」關顧牧養的目標包括 (Strickland, 2022):
• 認識「眼前人」(認識每個我們關心的對象)
• 學習認識他們的故事
• 小心「採掘」聖經,以回應他們的處境和經歷
• 承認我們是「住在軀體中的靈魂」(Embodied Soul),當受苦的時候,我們的身體需要幫助和支援
• 明白在治療過程中,「群體」是非常重要的
• 明白我們的心積極地演繹這個世界和經驗
• 相信上帝的子民需要回應和參與其他人的生命,以幫助大家成長
• 上帝對每個人有獨特的認識和介入,所以牧者關懷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而是個人化的(為每個人度身訂做的)
• 回應在苦難過程中出現各類不同的信仰疑問
創傷不分界限,也不分種族和信仰。創傷帶來的黑暗,雖然深而且廣,也強烈,但是不能遮蓋「光」(約1:4)。面對創傷,好像坐在一隻小艇,在茫茫大海中,害怕被這狂暴的海洋所吞噬而發出呼救,渴望一條救生索。受創傷影響的人,好像昔日在聖經中那班門徒,在加利利海,面對越來越強烈的風暴,不斷呼求耶穌,拯救他們離開恐怖混亂的場面(太8:23-25)。在創傷治療過程中,我們需要「救生繩索」,這就是耶穌基督,福音的大能。唯有上主的介入,從創傷中復原才可以發生。教會是一個苦難團契(The Fellowship of Suffering),積極參與在耶穌基督的苦難中(Hill, 2021)。透過認識創傷帶來的持續影響,讓教會成為苦難中的盼望。「創傷知情」關顧牧養,是在集體創傷的時代,教會願意持守使命,與受傷的人同行,並銳意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地方,與他們培養具信任的關係,並接受上主的恩典醫治。
參考資料 Reference:
Branson, C. E., Baetz, C. L., Horwitz, S. M. & Hoagwood, K. E. (2017). Trauma-informed juvenile justice system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definitions and core components. 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 9(6). DOI:10.1037/tra0000255
Boullier, M. & Blair, M. (2018).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 28 (3), 132-137.
Donisch, K., Bray, C. and Gewirtz, A. (2016). Child Welfare, Juvenile Justice, Mental Health, and Education Providers’ Conceptualizations of Trauma-Informed Practice. Child Maltreatment, 21(2), 125-134.
Hill, H. (2021). The Fellowship of Suffering: Insights from Trauma Healing.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 Research, 45(3), 266-277.
Strickland, D. (2022). Foundations of Trauma Care for Biblical Counselors. Journal of Biblical Counseling, 36(2), 25-56.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2014). SAMHSA’s concept of trauma and guidance for a trauma-informed approach. Retrieved from:https://store.samhsa.gov/sites/default/files/d7/priv/sma14-4884.pdf
van der Kolk, B. (2015). 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Mind, Brain and Body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uma. Penguin.
van Deusen Hunsinger, D. (2021). Trauma-Informed Spiritual Care: Lifelines for a Healing Journey. Theology Today, 77(4), 359-371.
2024
7-9月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瞥見一隅: 玻利維亞 ——南美洲的「C 位」
陳燕華
「C位」代表「Center」,中間位置、重要的位置。當拍攝全體照的時候,站在「C 位」的都是備受重視的人。玻利維亞位處南美洲的「C位」,卻被評為南美洲中最貧窮和最落後的國家。無論政治、經濟或民生等,都因政府長期的貪汙腐敗和國家缺乏直接海口運輸,而比不上接壤的五個國家:巴西、巴拉圭、阿根廷、智利和秘魯。雖然如此,憑著廣為人知的旅遊景點「天空之鏡」和亞馬遜雨林,玻利維亞在南美洲的旅遊指南推介中,還可以佔一席位。
萬料不到,在16世紀前,玻利維亞原屬於南美洲的一個古老大國——印加帝國。只是被西班牙征服後,成為秘魯管轄的殖民地。直到1809年從西班牙宣布獨立出來,在1825年建立共和國,國家取名「玻利維亞多民族國」,簡稱玻利維亞。顧名思義,這個國家是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單單印第安原住民族已超過30多個,也不難明白「團結就是力量」會成為國家的格言。
玻利維亞的人口大約1200萬人,華人人口不超過3000人,主要分布在兩個大城市:聖克魯斯和拉巴斯。前者是最大和最富經濟力的城市,後者是位於海拔將近4000米高的政府行政中心,官方首都卻座落在蘇克雷這個城市。西班牙語是官方語言,超過80%的人口自稱天主教徒,屬於福音派的基督徒大概只有17%。
儘管印第安原住民族在西班牙人管轄和外國人宣教士影響之下,大多數正式受洗為天主教徒,他們同時信仰自己民族的傳統宗教,而且幾乎每個印第安人家族都有自己的家神。大自然各物都是神明,有山神、湖靈、風神、閃電神等。每年慶祝與耶穌基督有關的節日之餘,也為各族各家守護神大肆慶祝。一般在三月底舉行規模宏大、隆重的狂歡節,就是向其中一位女神祭奠奉獻,以求得女神的保佑。因此純全的天主教信仰成為他們多神信仰中的其中一位神,實在可惜!
我第一次接觸玻利維亞是在2019年,當時跟隨華傳的宣教士在聖克魯斯作短期宣教兩個星期。聖克魯斯是玻利維亞東部最大省分的一個城市,這裡唯一的一間華人教會已經有30多年歷史。一間外國人差會在1988年差派華人宣教士到聖克魯斯成立教會,當時信徒主要來自台灣和中國廣東、廣西省,因此教會聚會和講道都以華語進行。後來因種種原因,教會經歷了宣教士的離開、牧者替換,直到最後一位牧者在2008年返回天家,再沒有接班人帶領教會。雖然教會有自己的堂址聚會,但因沒有牧者帶領,信徒流失,從最高峰時60多位信徒聚會,到2019年教會基本上停止了聚會。
聖克魯斯華人基督教會
記得在兩星期的短宣裡,我們聯絡、探訪和招聚大概十位信徒在教會聚會敬拜,跟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聆聽他們屬靈的需要,在神愛中渡過一段美好時光。離開聖克魯斯的時候,短宣隊帶着一個心願:祈求神眷顧這間教會的需要,感動和帶領短宣隊按祂的旨意,為他們做一點事。
2020年發生世紀疫情,全球的短宣活動都停止了。神感動短宣隊從加拿大提供線上查經給聖克魯斯的信徒。每星期一次的查經維持了四年,藉此建立信徒的生命。2021年,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神感動華傳差派宣教士再到聖克魯斯帶領聚會三個月,並且與教會領袖達成共識:華傳每年盡力安排短宣隊到聖克魯斯帶領實體聚會、牧養信徒、訓練領袖和布道傳福音。當短宣隊回到加拿大,便會繼續在線上提供主日敬拜和查經聚會。信徒當中有說廣東話和華語的,聚會便以華語進行。感謝神的供應!在過去幾年裡,從美國、加拿大和巴西來的短宣隊持續到訪聖克魯斯。實體加線上的「雙軌牧養」模式,讓信徒繼續得到牧養和不停止敬拜,一直維持到現在。我們期望這個牧養模式,只是一個過渡期的方法。祈求神為聖克魯斯華人教會預備長期的宣教士,能說華語的更理想,不單止牧養信徒,還可以跟進布道傳福音的事工。這是教會現在的情況和需要。
1960年代的華人移民,主要從香港、廣東省和廣西省來的,1980年代開始有從台灣來的。在過去十多年,新移民主要來自福建省的莆田和福州。他們大多數經營餐館、烤鷄店、五金店、市場路攤和衣服雜貨等零售生意。
華人人口分布在聖克魯斯不同地區。聖克魯斯的主要街道是一環一環,跟北京的街道差不多。市中心在第一環,華人教會也在第一環,附近的兩個市場也有華人聚集做生意,所以教會的地點很理想。新發展區都在第三、第四環,那裡的華人餐館屬於高檔。至於比較遲來的莆田人,主要聚集在外圍的第九、第十環開烤鷄店。那裡的租金比較便宜,他們的烤鷄店一般都很大間。莆田人大多數信奉媽祖,他們對基督教普遍有抗拒,需要愛心、時間和機會突破他們的傳統信仰。
華傳在玻利維亞的福音事工,至今還是停留在第一代的華人移民,尚未踏足第二代華人或是跨文化的本土福音領域。雖然有部分第二代華人子女移居北美等國家,但仍有不少留下落地生根。祈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在玻利維亞收祂的莊稼!
從北美入境玻利維亞,持加拿大護照可以免簽證,持美國護照則需要落地簽證。每年逗留期不超過90天,而且每30天要向當地政府機構申請延期。
以下是聖克魯斯華人教會的代禱需要:
1. 長期宣教士牧養信徒和外展傳福音,能說華語的更理想。
2. 短宣隊的「雙軌牧養」模式在過渡期中蒙神使用,建立委身的信徒。
3. 破除迷信偶像,預備人的心田接受福音。
2024
7-9月
胸懷萬族
綠色國度系列10 綠色國度的基督徒
陳末
初來乍到M國時,我們總是非常開心能遇見基督徒,畢竟在97%都是穆斯林的國家,廣義基督徒(包含天主教徒)只有1.5%,實屬稀有。後來經歷一些事,我們才稍微和他們保持距離,因為有些人較難抵擋外界誘惑……慢慢變得貪得無厭。
我們初期住在封閉式社區時,鄰居哈太太總是熱心詢問是否需要幫傭?我們習慣凡事自己來:高陽自己洗車,整理院子……後來我們發現左鄰右舍沒有一家不請工人的,為了入境隨俗,於是讓哈家的工人每週來打掃一次(哈太太希望他們家工人可以多賺一點錢)。
後來語言老師問可否把機會讓給基督徒?我們當然很樂意。於是老師帶著人來,未曾料到他們才進門還未坐下就說:「之前談好的工價太低……」老師在旁聽了一陣尷尬,我們只說「工價需要再考慮」,請他們先回去等通知。在我們社區幫傭的工資是固定的,他們每天都來,每次工作約兩小時,七年前的工資5000-6000盧比,我們家是每週一次,每次300盧比。老師介紹的工人,每週來三次要求月薪7000盧比,又因我們社區離他家遠,需要再補貼油錢每次200盧比,等於每月需要再多付他2400盧比。老師感到抱歉,說:「他們臨時提高工資,肯定是來了社區之後,認定我們是有錢人。」我們的語言老師對於油錢要求的補助是每次50盧比,因此聽到他們說每次補貼200盧比時,也覺得他們要的太多了!
還有幾次的經驗是接觸本地牧師,他們很會要錢,當然要錢的理由也很正當。他們用同一個項目去跟不同的宣教士或國外的教會募款。起初我們憑著愛心給予奉獻,畢竟數目不大也在我們能力範圍內。但後來跟其他同路人聊起奉獻的事,才發現他們也有奉獻。
有一位D牧師,買了地要蓋學生中心,我們被邀請去參觀。他提及奉獻的事,我們因為沒有特別感動,因此就沒有為這個事工奉獻。後來也是透過其他同路人才知道內地(包含香港)、新加坡的教會已經給他們很多奉獻。奉獻早已經足夠,所以我們也就不用再奉獻了。
四年前那位牧者移民英國,移民前他刻意隱瞞只說是陪太太去英國工作,還會回來,但事實上他在本地的事工已交給他哥哥接手,由他繼續靠著這些項目對外募款。
不得不提神兒女們都極有愛心,有機會接觸到M國來的牧者傳道人一定會盡力給予支持——我們因為經費有限,不得不特別小心謹慎,把奉獻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另一位P牧師,他住在吉普賽人區(帳棚族)。那區真的很貧困,我們被介紹去關懷並了解狀況。牧者提及他們曾經有過學校,但只開辦了五年就因為宣教士離開後沒有經費而關閉了。牧師也問我們是否可以奉獻,但我們認識的香港同路人告訴我們,他們的機構定期每周都會派宣教士去支援該關懷事工,聖誕節也一起辦活動。我們了解後決定放下不參與。
六年前我們語言老師的表妹曾經質問我們:「你們來不就是應該幫基督徒嗎?為什麼你們只幫穆斯林?」她問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們回答:每一個宣教士都有使命,有人來是為了建造基督徒的靈命,培訓他們成為門徒,而我們的使命是進入穆斯林當中。
每個人的呼召確實不同,神量給我們的也不相同。在這裡,中國來的同路人因為某種因素,較難與穆斯林有連結,但他們轉而進入本地教會,辦理聖經課程建造門徒。他們做的事工很重要,因為本地基督徒需要轉化,須從仇恨M民中走出來,若沒有轉化,本地基督徒就無法承接向穆民傳福音的使命。
請為M國的基督徒禱告
領受天父已經賜下的祝福,相信靠著耶穌可以改變命運
放下對穆民的仇恨,勇敢跟隨耶穌
我們期待出現更多的莫訓、阿菲亞、飛雅茲或以利亞、蘇梅拉(我們的M同工),勇於突破過去的自己,放下仇恨,以傳揚福音為樂。祈求主記念本地已經重生並願意向穆民傳福音的弟兄姊妹,使用他們來翻轉這地。
注:我們遇見的基督徒,並不能代表大多數的基督徒。僅以我們有限的親身經歷來撰述。
2024
7-9月
胸懷萬族
聞風節
小駱駝
「聞風節」(Sham El-Nessim),是埃及獨有的節日,據說是從古埃及時代就已流傳下來,因此也號稱是全世界最古老的節慶之一。聞風節,被視為春天的開始,也是自然界新生命開始的象徵。在古埃及的語言,稱為「Shammu」,意為農業的收穫季。
在埃及,聞風節是全國的公共假期,落在東正教復活節的隔天,也因此被視為埃及人的「復活節」。無論是基督徒或穆斯林,都會在這一天和親友到公園野餐。
在聞風節必吃的是超咸的煙熏鯡魚(Ringa)和生醃咸魚(Fesikh)。由於實在太咸了,必須搭配蔥、洋蔥、生菜、黃瓜,芝麻醬和大餅一起吃。另外,也會有水煮蛋。
據說在古埃及人的認知裡,每一種食材都有其屬靈含義。例如蔥象徵生長與更新,鹹魚象徵生命從海洋中創造出來,雞蛋象徵新生命。無論如何,僅供參考。
前兩年,聞風節碰上了齋戒月,剛到埃及的我還沒機會看埃及人如何過聞風節。今年機會來了——到公園裡走了一趟,果然熱鬧!
2024
7-9月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和神一起
踏上宣教路
查爾斯
嗨,我是查爾斯。我在台灣出生,但在洛杉磯長大。25歲那年,我領受神的恩典,接受了耶穌基督作我的救主、生命的主。我妻子安吉拉同樣來自台灣,是第三代基督徒,我們有三個已經成年的女兒。
我非常感恩,因有機會參加了多次在不同國家的短宣。2016年5月,我到吉爾吉斯斯坦去短宣,當望向窗外的山脈,突然感受到神呼召我投入全職跨文化宣教。返回美國後,我最初因能在宣教中服事神感到非常興奮,但也告訴自己不要衝動行事。那時,我有一份很好的電腦工程師工作,良好的保險,還有孩子們都正在上大學——我在回應神的呼召上掙扎了三個月。有一天,我問自己:「未來15年的我,依然能坐在這個可以俯瞰海灘的漂亮辦公室裡嗎?」我誠實地說不能。此外,我心深處不想錯過神為我計劃的任何事情,因而決定回應祂的呼召。最後,我辭掉了工作,開始了富勒神學院的道學碩士學習。同時,我也開始在一個華人教會的英語部牧養。
2019年秋季完成了富勒學業後,我和安吉拉重新訪問了吉爾吉斯斯坦和土耳其。我們在土耳其遇到了一個在中亞工作的西方宣教組織。感謝神,我們有很順暢的交流,我們亦被邀請參加他們所籌辦,2020年4月於土耳其的新工作者培訓。就在踏上旅途的兩周前,整個世界「關閉」了。
這段時間裡我感到非常困擾,不能理解為什麼在回應神呼召和準備了三年之後,門被關上。我慢慢地把我的挫敗感轉化為自我反思。我問自己:「神在這段時間裡想讓我學到什麼?」我意識到,儘管我「外在條件」已經作好了準備,但我的心靈和思想還沒有做好宣教服事的準備。我就像馬大,她忙於為耶穌準備飯菜,以致於變得沮喪——而神希望我在這些日子裡像馬利亞一樣,只是坐在耶穌的腳下,聽祂講話。那些時日,我全心全情投入想著為神做事、計劃這計劃那,卻丟了最重要的事,就是與神在一起。現在回頭望去,我非常感恩,擁有一段安靜的時間來更多了解神,和祂度過寶貴時光。
2022年5月,一個已經三年沒見的華傳宣教士朋友發短信給我,說她將在我們家附近,想和我們見面。我們第二天就見了面,我和她分享我的宣教呼召。感謝神,她把我介紹給華傳,而我在同年秋季加入了華傳。
加入華傳後,我經歷了一些奇妙的事情,就像詩篇九十八篇1節所描述的:「向耶和華唱新歌,因為祂行了奇妙的事。」對我來說,神在2023年確實在我身上做了許多奇妙的事情:一,我在烏干達度過了60歲生日,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呢?!二,我有機會參觀華傳事工。最讓我感恩的是,我有機會和華傳同工,那些在非常具有挑戰性、孤獨境況中,依然忠誠殷勤服事的工場工人一起同行。
老實說,我不知道我能為神的國度貢獻多少,但我知道我們的神正「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9)。我所知道的就是,我想和神一起探索前進。
請和我一起祈禱:
美國的短宣之旅將以神為中心,對當地人有所幫助,並祝福參與者生命轉變。
2024年於馬來西亞的PRIME宣教計畫,能夠使年輕的參與者對神對世界充滿熱情。
2024
7-9月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驚嚇,驚喜!
欄目名稱
T&A
我們在柬埔寨生活的時候,第一個屋主給我的印象是隨和有魄力。這位小婦人的丈夫已離世或彼此離異就不得而知,她在一小塊地上蓋了一座三層樓房子自住和出租,以此養活了一家。我們住在二樓,她和姪女一家住三樓,一樓租給一位單身女宣教士,地下連同小花園住了一家四口宣教士家庭……很熱鬧啊!有一年的平安夜,住所四周充滿聖誕歌聲,有來自附近基督徒家庭,有來自愛節日熱鬧的本地人,當然也有來自我們這座三層高房子內的基督徒!翌日清早屋主發現我泊在地下小花園的單車被偷走,牆上留下小偷的鞋印——那小偷藉平安夜歡樂歌聲的掩蓋,爬牆進入小花園,把單車吊到外牆去。這真是一個大驚嚇,但令我更震驚的是屋主小婦人的反應。你們猜是哪一種:(1)這裡就是這樣嘛(2)表示遺憾及願意送一部單車作補償(3)即刻帶我去佛廟求助。答案在下面……讓我先講另一個故事。
一位廿歲出頭、亦師(柬語老師)亦友的年青人,有一回他要應考法語筆試,打開試卷時其中一些考題叫他呆鈍了。當時他心情煩躁,之後做了一個動作叫我驚訝——他雙手合十唸唸有詞。他是柬埔寨人,一出身就被命定信奉佛教,更是家中長子,背負傳承家族信仰、履行長子在家族中的宗教義務。他對我說,那天他雙手合十向主耶穌祈求幫助,禱告後竟很從容及有把握地回答考題。這位年青人眼見不少宣教士在鄉間幫助村民建房子、掘水井、免費教英語,對基督教很有好感,只是背負傳承家族信仰和宗教義務,始終未能作一個基督徒。
今天,在城市和鄉村有不少柬埔寨人如屋主小婦人和那位年青人般,待人真誠不奸詐,內心有福音種子在萌芽。去年九月我患上了非常嚴重的登革熱疾病,血小板一直下降至5,000/uL(正常值150,000-350,000/uL),沒有回升現象,住了三晚ICU,自覺見天父的日子不遠了——後來天父大能的手,在一個主日的清晨叫我的血小板急速回升並可以離開ICU,第二天已升至63,000/uL。當我病後回到家中,現在的屋主卻給我們免租一個月作為慰問。啊,天父造人原是正直……多盼望許許多多的人能認識、連結回正直良善的源頭,在天父裡面享受一切的恩典和安息——認識至聖至善創造主,重修關係,那是大驚喜!
這帶領人們重回天父國度的重任已委任你和我,大家都要努力和忠心呀!
請和我一起祈禱:
** 答案揭曉——
屋主的反應是:表示遺憾及送一部單車作為補償!
2024
7-9月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杜拜訪宣隨想
鄭鷗
2023年12月28日,我們一行13人從澳洲出發,到杜拜去訪宣。路途相當遙遠,直飛也需要15小時。而這段時間的機票又相當貴(所有隊員都自費),有些隊員就選擇在廣州或台北轉機,雖然機票相對便宜了一些,飛行時間卻要加倍。然而,隊員們毫無怨言,到達之後,滿懷激情投入了訪宣活動。
對杜拜第一印象
杜拜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最繁華的一座城市。這座城市原本靠石油起家,逐漸發展成為了貿易、旅遊和航運中心,每年都吸引著大批旅客到此觀光、打工、做生意。
這是一座人造城市,除了在沙漠上建起了高樓大廈和哈利法塔,還在海灣上造了三個人工群島,甚是壯觀。然而,這座城市雨水甚少,日常用水和工業用水大部分是靠淡化海水供應的。
杜拜的風土人情
阿聯酋是一個伊斯蘭教國家,清真寺隨處可見。然而,這裡對服裝的要求並不太嚴格,外國婦女不用蒙頭,只要穿著不太暴露就可以了。但有一個特別要求,男女在公開場合不能有太過親密的行為。
阿聯酋絕大部分人口是外國人,其中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佔的比例最高。華人也不少,有15萬華人住在杜拜,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到此打工或做生意。因為這裡比較容易獲得工作和居留簽證,但很難成為永久居民。
杜拜餐飲團契
杜拜的華人教會
杜拜目前有幾間比較有規模的華人教會,包括中華教會和華傳教會。我們發現,這裡的華人教會與澳洲的華人教會分別不大,包括主日崇拜、小組和牧養方式都差不多。
澳洲的華人教會發展得更早,大型教會都有兩文三語。而杜拜的華人教會以華語為主。給我們印象深刻的是,這裡大部分的弟兄姊妹都很單純愛主,願意追求成長。杜拜的教會也非常重視兒童事工的發展。
施牧師和師母
這次訪宣是由施約瑟牧師幫我們安排的,施牧師和師母在各方面盡心盡意照顧我們,讓我們特別感動。施牧師雖然已經超過70歲了,仍然全力以赴,親力親為,常常開車帶我們去參加各項活動。
杜拜的華人教會是施牧師開荒建立起來的。這次訪宣剛好是華傳教會成立17週年。很感恩,我們可以和他們一起慶祝,也了解了一些杜拜教會的歷史。
17年前,施牧師和師母來到杜拜了解當地的情況,發現這裡有很大的福音需要,就在杜拜開始了第一間華人教會。他們留下來,成為長駐杜拜的宣教士。
他們在這裡不斷開荒布道,建立教會,培養傳道人。他們辛勞耕耘和忠心的事奉,蒙神大大祝福。如今,他們所培養的傳道人已經接棒,擔起了牧養教會的重任。
施牧師期望有英文牧者到杜拜作宣教士,牧養這裡的青少年,同時把福音傳給其它移民和他們的下一代,讓這裡的華人教會也能夠成為其他民族的祝福。
訪宣活動
結束後和當地信徒交通、彼此鼓勵。
我們這次訪宣一共11天,跨了兩個週末,內容相當豐富。我自己有機會在兩間華人教會講道,其他隊員則被分派到兒童主日學,教導不同年齡的小朋友和少年人,這對不少隊員都是新的嘗試。
在週間,我們訪宣隊分成了四個小組,分別探訪不同的小組和團契,大家一起學習聖經,分享交流,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認識。
我們這次住在教會附近的一間酒店,兩個人一個房間,環境相當舒適。每天早晨,我們在一家中國餐館(西湖春天)吃早餐,之後我們在餐館裡的一個小房間一起靈修,為當天的服事禱告。
當地教會為我們預備了兩輛七人車,方便我們出入。然而,我們需要學習當地的交通規則,還要適應靠右行駛(與澳洲相反)。感謝神保守我們出入平安,有驚無險。
阿聯酋華人神學院
這次我們還有機會探訪了阿聯酋當地的華人神學院,我藉此機會和同學們分享了一些宣教信息。這間華人神學院有20多位神學生,來自中國和當地教會。學院安排各地神學院的老師前來杜拜,教導聖經、神學和實踐等科目。他們目前正在尋找一位住院老師,作行政管理,並陪伴學生成長。
阿布達比
阿布達比是阿聯酋的首都,但華人人口不多,現在只有一間華人教會,也是施牧師建立的。我們有機會兩次探訪阿市教會的弟兄姊妹,並與教會的傳道人張牧師有很好的交流。
張牧師已經有多年的牧會經驗。他神學畢業後,放棄了去大教會的機會,留在他實習的小教會牧會。經過10年的辛勤耕耘,忠心牧養,將這間教會發展成為了300多人的中型教會。
施牧師邀請張牧師來到阿聯酋牧養阿布達比華人教會。然而,這間教會目前在經濟上有不少困難,求主賜給張牧師信心,盼望他靠著主的恩典,帶領這間教會成長。
11天很快過去了,經過這次訪宣,隊員們各自都有不同的體會和深刻的經歷。幾乎每位隊員都說,下次還想再參加訪宣,了解神在各地的作為。
華人遍布世界各地,並且在各地建立了華人教會。我們禱告,求神興起更多好像施牧師一樣的宣教士牧者,帶領各地華人教會成長,不單成為當地華人的祝福,也通過華人教會祝福萬民。
2024
7-9月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神手中美好的工作 華傳非洲宣教中心CP Hall開幕
陳睿澤
「醫生說,
我只有三個月的生命……
但是我心裡有一個非洲夢……」
四年前,林安國牧師鼻孔插著輸氧管,用盡全力地說:「主啊,我要去非洲!」
「勇敢前進,面對風浪」,林牧師留下的這句話,如今也成為我們同路人前行的鼓勵。
何等感恩,2024年5月26日這天,華傳非洲宣教中心的弟兄姊妹聚在一起,和林師母一同為CP Hall(Cyrus & Pearl Hall)揭幕,不僅僅是紀念他們的付出,更是見證神在我們生命中奇妙的作為。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8-10)主日信息中,林師母再一次鼓勵我們,每一位信主的人,都是神手中的工作。原來就像一粒沙子,卑微不被重視,沒有什麼太大的價值。但是當我們被拯救,進入主的恩惠,因著祂在我們生命中加上的層層恩典,使我們的人生成為珍珠般的寶貴,被主使用、被人喜愛。
神的揀選讓我們看見祂的偉大計畫,保羅在大馬士革路上被呼召,成為了外邦人的使徒,宣揚耶穌的名。正如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10節所說:「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這一切不是出於我們的行為,而是神的恩典和旨意。
2018年林牧師在確診肺癌末期後,選擇將人生最後的旅程留在非洲。林牧師和師母所持異象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在烏干達落實,建立了華傳非洲宣教中心。今天,這裡已成為培養非洲大學生的重要基地,七位大學畢業生中有三位成為我們的同工。CP Hall也是兒童主日學、少年團契和宣教團隊的活動中心,承載著神的使命,傳揚祂的愛與信實。
幾週的相處中,近距離地在林師母身旁學習。到市場採買、探訪貧民窟、教導縫紉,師母的臉上總是帶著笑容,待人溫暖和真誠——因著買到法國麵包而雀躍,幸福洋溢,這喜樂是那樣的真實與充滿感染力。我看見她身上美好的榜樣,沉浸在服事中所帶來的喜樂。她以身作則,透過故事與分享,傳承服事的真諦與精神,許多看似平凡的舉動,卻蘊藏生命力,深深鼓勵了我。
願我們的生命和生活都成為神手中美好的工作,彰顯祂的榮耀!——林許佩珠
願我們的生命和生活都成為神手中美好的工作,彰顯祂的榮耀!——林許佩珠
2024
7-9月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宣教同行2024 12據點,一條宣教線
整理:仇慧玲
華傳宣教工場遍布歐亞非、中南美、亞洲,
宣教士每天為福音、為上帝的國度作見證,
每一個地區,每一個角落都有祂的故事。
華傳2024年開展的宣教同行計畫,
透過文字、圖片,分享及介紹工場上宣教士的需要。
這一期我們將介紹12個項目,
服事群體雖有別,所在地區各異,
目標卻是一致——12個據點,連成一條綿延的宣教線。
華傳邀請您與我們,在宣教路上同行。
巴西慕義區開荒植堂 Mogi, Brazil Church Planting
慕義區由四個城鎮組成,每區有華人聚居及做生意,目前大約有500華人,說粵語、華語者各半。過去多年,宣教士已向他們傳福音,就是缺乏定期培訓,讓這群初信者得不到餵養。目前決定每個月最少一次的定期探訪及教導真理,並希望透過Zoom每星期有查經班。籌得款項用於植堂租金、宣教士長途巴士來回及住宿費。我們打算每次逗留三天時間,同時也鼓勵肢體一起參與,一起體驗宣教。
植堂租金: $84 美元 預算:每年$8,400 美元
巴西福音車(古城) Curitiba,Brazil Gospel Vehicle
巴西古城Curitiba大約有3000華人,廣東人佔大部分,他們有些在外圍開餐館,住在市中心。他們很少有機會聽聞福音,因此,宣教士在這裡開展福音事工。可是聚會及崇拜都是黃昏後進行,結束時已經很晚,對年長者很不便,所以希望購買福音車,幫助事工。
福音車:$100 美元 預算:每年$10,000 美元
巴西里約植堂 Niteroi,Brazil Church Planting
里約及周邊城鎮有不少華人聚居,可是這裡沒有華人教會。耶和華見證人則積極向華人入手,迫使我們要盡快伸展福音事工到Niterói。目前該區有大概400華人。當地出席聚會人數極不穩定,奉獻微弱,入不敷支。想透過社區的關懷服事他們,也常常礙於經濟缺乏而無能為力。目前計劃每星期六晚上透過聚餐,凝聚大家並給予教導。里約市中心也有一群講華語的華人聚居並做生意、若有多餘資源也可以投入當地的服事。
植堂租金: $84 美元 預算:每年$8,400 美元
烏干達北部學生工作 Northern Uganda Student Ministry
透過助學,幫忙貧困品學優異學生繼續升學,並入校發展福音工作,培育學生的靈命和品格發展,希望他們終身作主門徒。所籌金錢將資助超過23位中學學生,幫助貧困學生不因經濟問題而失去升學的機會。
學費、住宿費: $35 美元/月 預算: 每年$8,750 美元
太陽能板 Northern Uganda Mission Center Solar Panels
盼望烏干達北部宣教中心成為服侍北部的基地和培訓中心:
1. 讓更多失學兒童學習英文、認識信仰
2. 讓教牧透過培訓和閱讀接受裝備,迎接服侍
3. 希望透過示範農場讓鄉村教牧能自力更新、養妻活兒
因北部供電不穩,中心需要安裝太陽能設備作緊急供電用途,另需要增添辦公室家電和培訓中心設備。
太陽能板: $100 美元 預算:每年$10,000 美元
蒙古國福音岡教會——陽光教區 Mongolia Church Planting
蒙古國福音崗教會目前有40人左右,節日聚會有時達100人。服事的群體主要是在垃圾山,吃住都靠垃圾當材料的居民。目前主要透過兒童事工服事他們。現急需資金租用場地聚會。因為他們脫貧搬到公寓後沒有蒙古包可以聚會,公寓太小,宣教士只能一個月一次自掏腰包在中餐館圍圓桌或在卡拉OK聚會。在蒙古,外國人不可主動傳福音,但若被邀請,就可以。現盼望能找到合適地點聚會。所籌奉獻將支持植堂租金和添購吉他音箱等器材。
植堂租金:$25 美元 預算:每年$2,500 美元
緬甸仰光學習中心 Myanmar Yangon Learning Center
緬甸事工包括城市與鄉村宣教。「榮益學習中心」透過語文教學,為理想打拼的青年提供培訓,並分享福音。學生幾乎都是非基督徒,佛教徒居多。年輕人較常遷移,所以流動性挺大。從開班至今,已有一年,所接觸的青年人超過60位。目前每一位學員繳交象徵式學費,而這些學費用在中心的額外支出和支持鄉村外展事工。學習中心仍需籌募每月租金、本地同工教學津貼、文具雜費等。2024年夏天,我們也預備開辦兒童班,希望能夠接觸更多的家庭。
培訓青年: $80 美元 預算: 每年$8,000 美元
柬埔寨大學生宿舍 Cambodian College Student Dormitory
本地大學生宿舍事工,服事正就讀大學的大學生或剛畢業的大學生。幫助鄉下貧窮學生來金邊繼續升讀大學,藉身教言教、同吃同住,帶領他們歸入主基督名下,成為一個對國家、社會、家庭有承擔的人。目前宿舍住有13名學生,藉教授中英文課,與他們建立關係,也吸引了小部分青年人參加聚會。提供免費住宿、周末早午晚餐六餐;聘請本地同工帶領他們查經、團契、主日聚會;還會資助個別特殊學生每年的學費。
大學生宿舍、伙食: $80 美元 預算: 每年$15,000 美元
柬埔寨福音車 Cambodia Gospel Vehicle
柬埔寨的鄉村一般都是小孩子和老人為主,年青人都去了城市工作,當地村民比較貧窮。盼望透過鄉村事工,以小組聚會形式接觸鄉民,將福音傳達各處。目前服事人數30-60人,盼望籌得足夠金錢購買一輛福音車,方便往返鄉村和城鎮探訪。
福音車: $150 美元 預算: 每年$15,000 美元
泰國清邁宣教中心 Thailand Chiang Mai Mission Center
在泰國向成人傳福音比較困難,因此泰國清邁宣教中心事工方向朝向兒童,從開始的中文事工、英文事工,慢慢發展到如今的兒童會。服務對象是小學一年級到中學三年級的學生,大概有70人。盼望繼續幫助孩子們有更好的資源與學習環境,所籌款項主要提供兒童午餐和交通。
提供兒童午餐和交通:$15 美元 預算: 每年$1,500 美元
新加坡本地跨文化工作 Singapore Cross-cultural Ministry
新加坡有超過30萬客工群體/外籍勞工,來自東南亞各地。感謝神帶領,兩年前華傳開始了客工事工,與新加坡意外援助中心及救世軍(Singapore Accident Help Centre/The Salvation Army) 配搭,得以進入不同的宿舍與客工近距離接觸,看見他們的需要。特殊節日或公共假期,我們在客工宿舍策劃各種活動,也試過舉辦體檢活動,幫助客工了解他們自身的健康狀況,同時教導他們如何照顧身體。盼望客工們身心靈上得到釋放、安慰;我們也與他們分享耶穌基督的愛。(欲了解詳情,可參閱《華傳》69期季刊)
體檢活動:$20 美元 預算: 每年$2,000 美元
青宣營SAP計畫 GOI Youth Mission Camp 2025 - Sponsor A Participant
華傳「啟動生命力」是動員青少年參與宣教為導向的營會,盼透過活動讓營員有所學習且領受宣教異象。「與宣教士零距離接觸」為其中亮點,由宣教士帶領各小組以達到生命影響生命的果效。從多年前馬來西亞青宣營開始,逐漸發展成超過千人的亞洲青宣營。歷届青宣營生產許多獻身者,許多已進入宣教禾場,遠赴中東及非洲等地,如今還有許多人陸續回應呼召。
一般大型聚會開支龐大,營費也相對高,這就是為何許多優質的營會都無法達到所設目標人數的主因。尤其一些來自偏遠地區的參加者需要乘搭飛機方能抵達營地,高昂的營費對一般青少年人來說是一筆難以負担的數額。為了鼓勵更多有心志的青少年參與「啟動生命力4.0」,華傳發起 Sponsor A Participant(SAP)計畫。呼籲世界各地對宣教有負担且有經濟能力的基督徒,奉獻支持500位青少年,每一位參與者美金100元。
Sponsor A Participant(SAP):$100 美元/人 預算:$50,000 美元
奉獻支持方式:
倘若神感動您以奉獻支持,
可使用以下方式:
網上奉獻:
登入 https://gointl.org/cn/projects
(信用卡或PayPal)
或掃二維碼:
奉獻支票請寄到華傳國際總部GOSPEL OPERATION INTERNATIONAL PO BOX 99 SAN BRUNO CA 94066 USA或本會各地區辦事處。奉獻請註明「宣教同行2024-項目代號(例子:01)」
2024
7-9月
編者的話
陳琴鵑
有時來了恐龍,狠狠踩在生命版圖上——
編這一期刊物時,我老想起電影《侏羅紀公園》裡,因暴龍靠近,那一杯顫抖起漣漪的清水。
突如其來的動盪,當然不會事先說好。然後個人、或一家人,狼狽地卷入一圈圈的漣漪,有時是混濁的漩渦,甚至是一場驚濤駭浪。人生似乎逃離不了動盪,差別只在於遭殃的區域是小是大。這一次,我們聚焦在戰爭與社會動盪上。
實在難以欺騙自己,如今是一個豐衣足食歌舞昇平的太平盛世。連連戰事,於置身事外的老百姓飯桌上或許早已飯冷茶涼,索然無味。可我們知道,烽火離我們越來越近,可我們知道,好多宣教士就在戰火裡,而那裡生靈塗炭,有福音的呼聲……
「自古至今,戰爭帶給那個時代的人,都是禍亂大過益處。」鄭路加振筆直書,真摯邀請讀者一同走一段歷史走廊,从一個相對長遠的視角,看歷史上發生過的戰爭,以及歷史的主宰藉此所成就的。沒錯,神能將人們因罪搞砸的、破壞的加以修葺,成就美好。最後他寫道:「對今日信徒來說,再次看到神的掌權之後,給現今戰爭更好的回應,就不應該只是把戰爭的新聞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說說聊聊。我們更應該問歷史的主宰,我們能做什麼,讓神的旨意成就在我們這一代信徒身上。」〈第三眼看戰爭〉
太危險了,還要前往嗎?戰亂、動盪,我們該進或退?前些時候我讀經靈修時,讀到了馬太福音十章。「有人在這城裡逼迫你們,就逃到那城裡去。我實在告訴你們,以色列的城邑,你們還沒有走遍,人子就到了。」(太10:23)也許吧,「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的基督徒,容易讓人誤會是激進派,可我們所信靠的,也是為我們造「逃城」的神。我想,這經文信息切合了本期所有主題文章——因為有逼迫、動盪,因為有「逃」和「散」,福音因而廣傳。神總能做事,也總在做事。掙扎於是進或退,思溫格留下了這段話:「當我們決定是否撤出衝突地區的工人、或差派工人前往前線時,求神幫助我們聆聽主的聲音,辨別祂是開門或關門,並相信神的時間和主權。無論我們能夠留守或必須撤離,我們的服事都不是徒然無功的……」〈留守有時,撤離有時:戰爭風聲中的宣教工作〉
經歷眾多政治與社會衝突的委內瑞拉,催生出忠心回應呼召的信徒,猶如現代版使徒行傳一般叫人動容。王欽慈在〈社會動盪與散聚宣教〉中勾畫出三個實例,「都是因為社會動盪,引發出不同的人生決定……」那是在現今多處戰火持續延燒、勢利輿論抨擊大環境下,收藏在他心裡的一抹柔光。
「其實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對神的呼召,或是服事的渴望,或是牧養的托付,不但認真,且深藏心中,成為他們作決定時的指引。」風浪,能沖篩出珍珠。
有時來了恐龍,硬生生在生命軌跡上留下了蠻橫深沉的腳印。動盪叫人茫然、哆嗦驚慌——還好有平靜風浪的主。誰知道呢?春風又秋雨,曾經的滄桑深坑,會不會成了恩澤之地,後滋養一個又一個生命……
我們只管接住恩雨,堅定仰望。